常回宫探望!”

    终究是大夏皇后,岂会长作嘁嘁之态,玉指轻轻拭去眼角的泪痕,露出笑容对刘瑞道:“你父皇国事操劳,你既已及冠,当好生侍奉君父,替你父皇分忧!”

    刘瑞及冠,表字元祥,封晋王,在未央宫西北侧永康坊内,赐了一座巨大的王府与他,宫女太监侍卫一应俱全。

    晋王的封号,让不少人脑洞大开,一些人很会联想,因为刘渊之前曾承故汉帝刘协之封赏为晋侯,而由此联系到帝心在刘瑞。这样的论调,还真有不小的市场,被广为流传。

    而刘渊对刘瑞的各种安排赏赐,官员配备,也很是“露骨”地表现出对其重视。石渠阁老臣淳于嘉被封为晋王太傅,谏议大夫种邵迁长史,二人乐而赴之。王府各职亦简拔人才以充之,另从侍卫军中调拨四队军士,充当王府卫率。

    凡此种种,极尽恩宠,由不得旁人不多想。当初陈、周、郑三王,都没这待遇,刘瑞这方封王,羽翼刘渊就给他准备好了。

    “参见殿下!”出得宫门,至晋王府,踏进府门,晋王府上下属臣、仆侍等齐声向其参拜。

    人当真不少,除了已经分驻府中各处的卫士,足有上百人,由淳于嘉与种邵前头。回首望了望高大的晋王府门,刘瑞眼中不由闪过一丝激动之色,竭力压抑着澎湃的心情,右手虚抬,沉声道:“免礼!”

    在眼前众臣属身上转了一圈,尤其在淳于嘉、种邵还有晋王府左右典军李蒙与王方几人身上停留了许久。李蒙与王方,多年前也算统领过一方势力的军阀了,在刘渊进军之后,战败投降,这些年,在大夏军队中混得是不上不下的。

    李蒙以“献贾诩”之故,得了不少赏赐,之后便难得寸进。王方也一样,作为降将,总归受着点猜忌。熬了好些年,也不过偏将,而在刘夏军队中这是已经泛滥了的职位,在九品制确立以后,定为正六品衔,当真不高。

    乾德四年的北方大战,二人也随军出征,立了点小功劳,得了些赏赐,却无升迁。

    很不如意,连胡赤儿那厮都不知走了什么门道,攀上了郑王府的高枝,颇为得意,而他们二人却依旧原地不动。

    此次,刘渊不知怎么地想起了二人,从禁军中调彼至晋王府任典军。二人对此自然是欣喜若狂,亲王典军,正五品之职,连升二级。最重要的是,入的是太子位呼声很高的刘瑞属下,对于李蒙与王方来说,人生都步上了一个新台阶。此时也是略显激动地望着刘瑞。

    摆摆手命众人散去,将府中属臣集中于大堂,一一认识,刘瑞的兴致很高,年纪还小,没有经历过多少大阵仗的他,心中难免得意。

    “元祥不才,日后就多仰仗诸位大人扶持了!”舒一口气,刘瑞拱手向在座诸人一礼。

    晋王殿下这般礼贤下士,属臣们自敢荣焉,齐声回礼应刘瑞,堂上一片主臣融洽之景。

    “尽心辅佐殿下,乃臣等为人臣之本分!”淳于嘉捋着灰须,恭谨对刘瑞道。

    淳于嘉这个人,在前汉是屡居三公之位,但相比于其他风云人物,名声却不甚响亮。及至降夏,仍旧不瘟不火的,但就这么个垂垂老矣之人,却能得刘渊看重,亲自指派给刘瑞,足见其能,只怕又是个政坛上的老妖。

    刘瑞曾听过淳于嘉授课,与之有过接触,见其反应,再一礼:“有劳老大时时提点孤了!”

    种邵在侧,纵览刘瑞前后之表现,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在他看来,晋王有“人君之象”,立嫡是绝对没错的!

    “启禀殿下!陈王、周王、郑王三位殿下来访!”刘瑞与一干僚属叙话正酣时,左丰买着急碎步,上堂禀报。

    左丰如今也是老太监了,归夏侍奉刘芷有十余年了,此次刘瑞封王开府,有些放心不下的刘芷将之派到晋王府为刘瑞打点生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