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毁人亡的事情。

    另外就是江浙地区去日本、高丽经商的人也非常多,这些人同样伤亡惨重。

    因此相比于安安稳稳种地,有这个稳定的铁饭碗收入在,谁又希望自己卖光了土地,跑去外面风餐露宿,甚至冒着船毁人亡的风险去经营呢?

    可现在..

    那些离开的人摇头叹息地离开,只能希望剩余的人最后取得胜利,让朝廷放弃摊丁入亩以及征召他们的佃农。

    这些人走后,场内还留了三十多名大地主,最后决定破釜沉舟,再跟龚旭他们拼一把。

    于是接下来的数日,他们再次开始组织起抗议队伍,在城内城外四处游行,只是没有了前几日的声势,却是相对低调了许多。

    然而到了四月初,一切都变了。

    四月六日,坐客船日夜疾驰,换船夫不换船,航行了一千多公里的夏悚拖着略微疲惫的身躯入了杭州城。

    进城后他迅速在城内四处巡视了一番,他只带了几个家仆,看到城内秩序勉强恢复了许多。

    但城内各地还是有林林散散,加起来数千人在不断游行示威,让他皱起眉头。

    最主要的是他看到一些经过打砸的店铺还没有修缮,被烧毁的房子残垣断壁仍然在风中摇曳,可见当时市面上有多混乱。

    等到午时,夏悚便终于走进了转运使衙。

    府衙中杜杞、任茂成等人听说夏悚过来,连忙出去迎接,将他请进了后堂屋内。

    “见过计相。”

    两浙路转运使后堂里,转运使、副转运使、通判、度支判官等官员向他行礼。

    虽然财政部已经不再是三司,但名义上还是政制院下第一部,因此大家还是按照以前的习惯,称呼财政部尚书为计相。

    “哼。”

    夏悚冷哼一声,双手背负在身后,坐到了主位上,随后沉声道:“外面现在这副样子,你们难道没一点感想?”

    杜杞一愣,便苦笑道:“计相,此事并非下官等人不作为,而是知院”

    “额”

    夏悚一拍脑袋心道糊涂了,这事赵骏来之前跟他说过。

    两浙路的地主们之所以闹腾的事情那么大,基本上都是他放任的。

    但因为一路疲惫,加上看到城里这副样子,又是六十岁年纪,一时间就给忘了。

    于是转头说道:“知院的指示自然是对的,不过还是不能让他们太猖獗,以免影响了杭州城里百姓才是。”

    “计相说得是,是下官疏忽。”

    杜杞连忙说道。

    这事可大可小,就看上官是不是会轻轻揭过。

    显然有知院背书,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嗯,把眼下的形势跟我说说吧。”

    “是。”

    众人就把情况稍微讲了一下。

    末了任茂成道:“计相,二十日他们大闹杭州城后,这段时间他们消停不少,已经有一些人回去了,如今城里城外应该只有数千人。”

    “冥顽不灵!”

    夏悚冷笑道:“朝廷旨在为万民百姓谋福祉,且又不是不给他们生路,却还死抱着田土不放,真当朝廷不敢杀他们不成。”

    “请计相吩咐。”

    杜杞立即说道,这段时间他也受够了气,早就想发泄了。

    “去把其余四司主官叫来议事。”

    夏悚说道:“知院的意思我明白,有些该杀,但也不能全杀,否则一来难以服众,二者人心惶惶以致国家动荡。因而必须查出罪名,尔等再传我命令,即刻招各州禁军来杭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