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谁知道那边有没有因为缺官,提前考科举,先选一批人用上了呢?”

    听到这里,旁边忍不住有人问道:“这求贤榜现在才发,你怎的知道,两月前就有了?”

    那行商闻言,得意道:“老爷我自然知道。实话告诉你们,早两月前,老爷我就收到了消息。早早的就把我家那大子、二子,送去了长沙国。

    如今他二人已传回消息,参与了长沙国主特开九月恩科,皆已中举。

    照我那两个儿子所言,九月恩科,参与者有五百余人,最终有一百六十余人中举。

    几乎三四人,便可中一个。

    就问问,哪朝科举,能这般容易轻松?

    而且如今科举,中了之后,优先分配的那可是京官。这京官与地方官的前途,那能一样吗?

    现在新朝开立,你在长沙国的那些大臣眼皮底下,做出点成绩,提拔还不容易?

    不过我那两个儿子有志气,中了举后,没选择任官,而是打算再去考十一月的科举,打算中个进士,搏一个更好前程。

    你们这些家伙,现在还在纠结真不真。却不知真正的聪明人,早早的就收拾好东西,去参加科举了。

    现在一千七百个官缺,已经有一百六十多个被人占了。

    留下来的,就只有一千五百多个了。

    要是去的再慢点,这又要少更多。

    而且这次长沙国的求贤令,可不仅仅发给了我南海国,还发去了宁海国。

    到时三国贤才齐至,那竞争就更激烈了。

    不早点去,哪怕这官是天上掉下来送你的,你也捡不着。”

    周围众人听了这话,一个个不由大为震惊。

    这些人全都没想到,榜文上所说,竟然全都是真的。

    不过还是有些人看着那行商,目光迟疑不定,怀疑这是不是官府请来的托。

    但就在这时,附近也有不少人站出来,支持了此点。

    “那商户说的不错。我这个月刚从长沙国回来,那边确实在到处求贤,九月确实开了次科举。”

    “是啊,长沙国的求贤令,两个月前就发出去了。只是我国内现在才发出来罢了。”

    “现在再不去快点,就真赶不上趟了。”

    “你与他们说这些作甚?我已让我家中小弟去了,把这些人喊去了,这岂不是与我小弟争官做?”

    这时有一个员外打扮的中年人,不满的瞪着周围说话的人一眼,然后看着人群道:“大家伙别信这些人说的,他们都是胡扯。长沙国哪有什么科举,哪有什么求贤令,大伙都别去。”

    他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出,周围原本还在迟疑的人,顿时就有人行动了起来。

    悄无声息,人群就少了十几人。

    等有人发现后,原本聚在官榜前的人,顿时去了大半。

    留下来的人群中,原先开口的那行商,和后面开口应和的员外等几人,彼此相视一眼,露出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然后便悄然退去,又往下一处官榜所在而去了。

    是的。

    先前人群中的那些人猜的对,行商这些人,确实是托。

    不过却不是南海国请的托,而是长沙国请的托。

    目的为的就是最大可能的,鼓动南海、宁海两国的士子,北上给长沙国效力。

    这些托早在两月前,就安排下来了,原本早早就该行动的。

    可那时,南海国忙着梳理内政,根本没空理会陆渊的求助,此事便一直拖了下来。

    直到拖到现在。

    这些安排下来的细作、托,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