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这次要是争不到,那可就怨不得别人了。”

    下方大臣闻言,立刻钦佩道:“大王明睿,臣下佩服。”

    一日后。

    南海国都。

    城内王宫门口、衙门口、城门口、各坊口公告处,一张张新鲜写好的榜文贴出,张榜差役们拿着铜锣敲了几声,吸引来了大量人群围观之后。

    此时王宫门口。

    只见领头的一王宫卫士,指着红色榜文,对着前面围来的人说道:“长沙国初立,缺官足有一千七百余,其国主向我国求助,得大王允准,特发下求贤榜。

    凡国内秀才以上功名者,有志之士,皆可前往长沙国科举为官。

    长沙国科考日期,初定为十一月初一,距今还有两月时间。

    诸位家中,若是有秀才举人,都可让其去长沙国考官。此次长沙国可是缺了一千七百余官呢?

    如此多的缺额,只要考试稍加努力,捞个官身并不难。

    甚至没有秀才功名,也不打紧。

    我南海国与长沙国交好,两国各自士子所考功名,都予以承认。

    大伙只要读了书,觉得自己能考个秀才的,也可去长沙国科举。考中了功名,不管是留在当地,筹备下一轮科举,还是返回南海国,这也都是好事。

    以上这些,都是大王恩德,长沙王贤明,诸位有意者,可回去告诉家人,或者进行准备。

    这良机就这一次,错过了,再想碰到,那可就没机会了。”

    领头的卫士是个能说会道的,此时看着越围越多的人群,嘴上说的那是唾沫生花,让人听得心潮澎湃。

    人群中不少读书人,或者家中有读书人的人听了,也眼露神光,兴奋不已。

    不少人讨论了起来。

    “这长沙国求贤之事,真的假的?真能有一千七百多个官缺流出来?”

    “这当然是真的了。没看到榜文上都写着吗?”

    旁边有人压低了声音道:“榜文上是写着,可上面的内容,谁知有几分,真几分假,要知道,咱们这位……”

    “别说,别说,人多口杂,可不敢说这话。”有人连忙打断。

    附近有些见识广的行商,听着这些嘈杂声音,不由嗤笑道:“一群没见识的。告诉你们吧,那洞庭郡,不,长沙国,我今年才去过一趟,我那边卖了百十车米。

    就路上所见,整个长沙国村野凋敝,人口大减,百姓穷苦。

    那边打了这么些年战,再厚的底子,再多的读书人,也早早的就给霍霍完了。

    眼下好不容易平定了苗人,建立了这什么长沙国,一切百废待兴,从头开始,可不能缺官吗?

    我就说一点。

    当初我卖米,去的是阳山府,那时阳山府的知府,同时监督洞庭郡南山府的孙思文孙大人,还亲自接见了我。

    我在其府衙内,亲眼所见,偌大一个府衙,官员竟才三十余人,还不到足额的三分之一。稍加打听,才知整个南三府,甚至整个洞庭郡,都是如此。

    地方府县,除了府县和各曹司主官有人担任外,余下各左官,都是无人出任,只能由主官兼着。

    听闻整个洞庭南三府,就缺了三百多个官员。

    如今长沙王统一了洞庭郡,开国建邦,不仅地盘大了一倍,还多了个中央朝廷,那缺的官员,可不就得更多了吗?

    照我看,一千七百多个官缺,多半是真的。就算少了应该也是我等去的晚了,位置让人先占去了。

    毕竟长沙王的求贤令,可是从两月前就发出来的。

    如今都过去两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