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深议!”

    刘备沉吟少许,问道:“今云长似有破贼之方略,孤欲起兵向襄樊,不知可否?”

    法正摇了摇头,说道:“襄樊之地狭窄,城郭是为天险,难以轻破。关君侯用兵顺利,于禁避退,封锁汉水,围困襄阳。今陛下起兵而援,曹操必然南下,时襄樊又当生变也!”

    “且曹操遣偏军出弋阳、走随县,大军侧翼有危,且武汉处兵锋之下,难言明智之举。”

    说着,法正停顿几许,说道:“以正之见,陛下不如出偏锋,出兵江夏,破三关,出大别山,兵临淮河,亲攻汝南,以为牵制曹操大军之用。及襄樊变动,大王转而向西,则可确保襄樊可下。”

    之前有言以南伐北的道路,除了出兵襄樊、寿春外,实际上武汉正北的方向,尚有条出兵北伐的线路,即从弋阳三关向北,攻打弋阳、汝南二郡。

    这条道路位于寿春、襄樊两者之中,属于是可以左右呼应之地。刘备从江夏出兵北伐,可以带动中原战场,从而牵制住曹操所部兵马,从而减轻关羽的压力。

    且关羽所部生变,需要兵马支援。刘备所统大军可轻易西进支援,极为便捷。

    法正为刘备勾勒蓝图,说道:“及克襄樊,陛下广农积谷,观敌变化而思进,上可以出宛城,兵威许、洛,中可以蚕食南阳,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进图持久之望。”

    “兵出弋阳?”

    刘备捋着黑白参差的胡须,问道:“仲邈可有高见?”

    霍峻凝眉而思,说道:“今岁雨水繁多,似有江水上涨之貌。汉水常年侵害百姓,荆襄各城多有修筑堤坝。曹仁勇而无谋,寡有远见;于禁严而无略,不识山水。关将军骁锐,必能乘利而进,谋而胜之。”

    “襄樊既是有利于我军,则不宜多生变端。陛下何不如从法令君之言,举兵出弋阳,或为牵制,或是支援,亦或进谋汝南,皆是为稳妥之方略。”

    这位面是否会发生水淹七军之事,霍峻并不知道。

    然不论水淹七军之事能否会发生,今让刘备兵出襄樊,则是毫无意义。且不言曹操会不会行围魏救赵之略,单说把曹操大军吸引到襄樊战场,双方投入几十万的大军,则就非明智之举。

    毕竟曹操非是凡将,其为君或有不逮,但论为将帅之战术才能,纵连李世民亦都认可。非寻常将领可比,尤其是在重压之下的反击能力。

    官渡、白狼山二战,纵战场局势恶劣,曹操依旧凭借他出色的战术能力,击败袁绍,及斩杀蹋顿。

    今下南汉在襄樊保持优势,何不如让关羽继续保持优势下去,另开战场,从而牵制曹操大军,让他无法支援襄樊。

    刘备抿茶颔首,说道:“仲邈、孝直之言实为灼见,且容朕思几日,再定出兵之时日。”

    有霍峻、法正二人的建议,刘备基本是定下从江夏北伐的念头。但刘备还是需和诸葛亮通气,询问其出兵意见。

    顿了顿,刘备吩咐说道:“来人,命益、梁二州备战,随时出兵北伐。”

    “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