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破将军骄兵之策,于众将面前窃窃自喜,却不料已中将军之计。”

    霍峻看向孙瑜,笑道:“将军既归降我军,不知今后有何打算?”

    孙瑜斟酌少许,说道:“瑜愿举家眷北归许昌,不知将军准否?”

    在襄阳与许昌面前,孙瑜不是傻子自然会选择许昌。许昌乃汉帝所居之所,作为大汉正统官吏不跑去投靠许昌,反而归降襄阳,岂不是脑子有问题。

    且到了许昌,凭借庐江太守的身份,说不准能混混九卿官职。毕竟孙瑜也认识到自己的才能,真不合适打仗,出任闲散官职就挺好的。

    霍峻点了点头,说道:“若是孙仲邈归降,州牧自是不愿放行北上。但将军有意北归,我军自不阻挡。”

    孙权作为孙策实际上的继承人,即便霍峻愿意放他到曹操那,刘表肯定也是不愿意。且孙策的儿子,刘表估计不会放。

    “多谢将军恩德!”孙瑜拱手说道:“瑜不敢忘也!”

    “举手之劳!”霍峻回礼笑道:“山水相逢,望将军北行顺利。”

    霍峻与孙瑜这种前一天还打着你死我活的对手,战事结束能友好交谈,且还能放对方生路,也就尚有春秋遗风的两汉存在。

    进而,霍峻将目光落到孙韶身上,说道:“若峻没记错,校尉当姓俞是否?”

    俞韶愣了愣,答道:“启禀将军,韶旧姓俞,后随伯父改姓。”

    “丹阳俞氏?”

    “非丹阳,乃吴郡之俞氏。”俞韶纠正说道。

    “嗯!”

    霍峻扶剑而起,说道:“孙氏将迁徙许昌,校尉既非是孙氏族人,不如与家眷留居江左。毕竟君母年岁已长,奔走迁徙,远离亲族,甚是不便。”

    说着,霍峻拍了拍俞韶的肩膀,说道:“校尉素有将略,天资达人。若勤奋学习,必能出众。今若北归,得一闲散官爵,荒废自身才略,岂不可惜!”

    言语间,霍峻将自己对俞韶的器重之意表露无疑,且为俞韶的未来分析利弊。

    闻言,俞韶心中甚是欢喜,谁也不愿背井离乡,跑到许昌去。且他不比孙贲、孙辅、孙瑜三人,他们属于是二千石太守,他仅是小小一个校尉。

    当然值得让他欢喜的是名震天下的霍峻认为他有将略,且有栽培他的意思。俞韶虽是年轻,却也知道这是属于他自己的机遇,怎能轻易放过。

    早被霍峻打服的俞韶,弓腰作揖说道:“若将军不弃,韶愿为入将军帐下,听将军教诲。”

    “好!”

    霍峻扶起俞韶,笑道:“峻表公礼为承烈校尉,今统旧部一千五百人。”

    “谢都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