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非福?

    三峰山之战,金军与蒙军都是死伤无数,就连完颜陈和尚、完颜合达、杨沃衍这些良将都已阵亡。要不是宋军击溃了西路蒙古大军,此刻恐怕汴京城已经被窝阔台们攻下了。

    真要是那样,大金国可就真亡了。

    “陛下,宋军能大破北兵,格杀托雷,足见其实力。宋军早已非昔日吴下阿蒙,陛下不可轻视。宋皇赵竑雄心勃勃,麾下皆是虎狼之士。陛下想要向江淮用兵,此时并非良机。”

    参知政事李蹊苦谏完颜守绪,不可轻举妄动。

    宋皇赵竑自比秦皇汉武,麾下猛将如云,数十万锐士,早已不是以前的宋人。

    三千甲士纵横江淮,还有余力。

    皇帝这是从哪里来的自信?没有睡醒,还是饮酒过度?

    实话实说,以宋军目前的战力,不要说三千甲士,就是三万,甚至是三十万,也不一定能纵横江淮,哪里来的余力?

    “两位相公所言甚是!臣附议!”

    参知政事赤盏合喜出班奏道,让御座上的完颜守绪脸色更加难看。

    “臣附议两位执政,陛下慎思!”

    蒲察官奴也改了口,不再坚持刚才的主战观点。

    刚才只不过附和皇帝,真要弄巧成拙,让他去攻打宋军,他还真没有皇帝的这份自信。

    “朕也想厉兵秣马,好好地恢复国力,以备再战。但是,宋人会给朕这个机会吗?万一宋军来攻,又该如何?”

    完颜守绪沉下脸来,心头沮丧。

    君权不振,作为大金皇帝,他依然要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何其悲哉!

    反观隔壁的大宋,赵竑乾坤独断,大刀阔斧,满朝士大夫,谁敢挑刺?

    “陛下,我军可募兵练兵,整兵待战。并遣使出使宋国,吊唁宋国太后。可以让出陕西为由,与宋皇达成和议,得稍刻安宁,以图恢复。”

    皇帝不再坚持,张天纲松了口气,跟着继续奏道。

    “臣附议张相公!”

    “臣附议!”

    殿上的大臣们纷纷上奏,赞成张天纲也是~的谏议。

    “既然如此,哪位卿家愿意去出使宋国,促成和议?”

    完颜守绪的目光,搜索到了殿中的张天纲身上。

    关键时候,他还是更相信老人。

    “陛下,老臣愿意出使宋国,尽力促成和议,为我大金国分忧。”

    张天纲不得不站了出来,持笏奏道。

    说实话,如今大宋攻城略地,兵锋正盛,他去了又能如何?

    要知道宋金世仇,宋人不可能退让。尤其是宋皇赵竑冷酷无情,每一次出使,他都能感觉到赵竑的态度变化。

    “那好,张天纲和李蹊去一趟宋境,吊唁宋故太后,再探一下宋皇的态度。”

    完颜守绪皱着眉头离开,再也没有呆下去的兴趣。

    宋人,真的是如此动物凶猛吗?

    心事重重回到后殿,完颜守绪不安地在殿内走来走去,心头的烦躁依然难以消除。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励精图治,鞠躬尽瘁、如履薄冰,得到的却是如今夕阳西下的无奈结局。

    时也,命也!

    “陛下,国事如此,稍安勿躁。”

    徒单皇后进来,劝慰着完颜守绪。

    宋军如日中天,正如靖康年间的金军、如今的蒙军,若不是宋故太后杨桂枝病逝,恐怕宋军已经直取三京了。

    大金国,也恐怕已经亡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