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啊!”

    提起了历史上无人能敌的蒙古骑兵,赵竑的心里,不觉沉甸甸几分。

    “校长,我大宋和金朝连年征战,民生凋敝,国库空虚。朝廷练兵备战,有那么多银钱吗?”

    孟珙提问,直指根本。

    “练兵善政,根本还是钱粮。我在江南东路推行新政,革除弊政,其目的就是为了富国强兵。如果新政推行困难,中兴大宋,前途未卜啊!”

    赵竑面色凝重,点点头说道。

    看起来,一堂历史课,成了一堂辩论课。

    无论是练兵,还是兴业拓业,都需要银子来推动。这就需要他大刀阔斧、不顾一切地将新政推行下去,从江南东路,再到整个大宋。

    “校长,江南东路推行新政,我等愿为校长马前卒,竭尽所能!”

    赵竑眉头一皱,杜庶热血沸腾,向赵竑表忠心。

    “江南东路推行新政,我一定戮力而为。你我师生一心,勉力而为吧。”

    而江南东路的新政推行,必须成功,不能失败。否则,他就无法富国强兵,抵御外侮,中兴大宋只能成为泡影。

    “不过,新政推行,我还能用力。而整饬边军,抵御外侮,就靠你们这些讲武堂的年轻人了!”

    赵竑郑重其事,向学员们说道。

    金陵讲武堂,寄托了他所有的希望。这么多历史上的名将在手,的确靠他们去建功立业,为国效力。

    “校长,只要我军训练有素,再配备火器,学生有信心,足以拒敌于国门之外。”

    王坚举手回答,信心十足。

    “王坚,有信心就好。但最好的进攻在防守,一旦鞑靼铁骑来袭,生灵涂炭。而骑兵短缺,始终是我大宋心腹之患。”

    “校长,若是兵精将广,配以火器,完全可以在西北夺一块养马之地。河湟开边,河西四郡,都是我中国故地,取之堂堂正正,问心无愧!”

    曹友闻是西北边塞人氏,一开口就直指要害。

    河西张掖的马场,不就是天然的养马之地吗?

    “曹友闻,说的好!那你们就更要刻苦学习,以点带面,为我大宋整饬边军,建功立业!”

    名将就是名将,一眼就看到了发展骑兵需要的草场。

    大宋边事不举,或许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把曹友闻和余玠这些历史上的名将,推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去,冒一把险也无所谓。

    “学员们,边事紧急,也许你们中间有些人,可能会提前毕业,去边塞筹备边事,训练军士。所以,你们要好好训练,好好学习,不要辜负了我,不要辜负了整个国家的希望。”

    赵竑的话语,不但曹友闻心头意动,学员们都是振奋。

    校长的意思再也明白不过,外敌虎视眈眈,国家边事繁忙,他们出人头地的机会多的是。

    就是不知道,校长指的是什么样的战事?又会在那一处战场?

    铃声响起,黑板上画的乱七八糟,不知不觉到了下课的时间。

    “下课了!如果你们喜欢,咱们可以找时间,一起坐下来细聊。”

    赵竑无奈,结束了一堂不一样的历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