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卿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必也与秦战也!但得生聚教训,亡秦者,必赵也。”

    信陵君道:“壮哉其志也。魏将何以事之?”

    虞卿道:“但屡遣使以坚其志,以壮其气,以固其心,赵必战也。”

    信陵君道:“善!”

    在管城休息一天后,虞卿随信陵君回到大梁。虞卿曾为赵上卿,自然不能屈居信陵君门客;信陵君想要将虞卿推荐给魏王,又为虞卿制止,道:“臣故赵臣。今弃赵而归魏,而复为魏卿,非同盟之义也。”考虑与赵结盟的大局,信陵君只能接受虞卿的意见,只在大梁城外给虞卿准备了一座小小的宅院,虞卿遂安心居于此,除游说于诸侯之间外,发奋著书,得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八篇,为世所知。

    从虞卿那里得到赵国的真实情景,魏国上下立即行动起来。由于国使往来不便,信陵君派出的门客就成为沟通魏、赵两国的渠道。在一条条通往诸侯首都的大道上,一个个不起眼的短褐,可能就身负着家国兴亡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