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宋援朝的这番话让秦正国哑口无言,宋援朝说的没错,虽然盛华拥有专利,而且这个专利在盛华的美国公司手上,鹏城盛华电子生产的VCD从实际来说是通过美国公司专利授权进行生产的,在现有的成本上还需要向美国公司缴纳一笔不小的专利费用。

    当然了,这个所谓的专利费用仅仅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把部分利润转到海外,从而分摊税收比例,同时也可以适当地把利润转为外汇。

    这样的操作在盛华电讯上就已经有过了,盛华电讯的寻呼机产品就是这样操作的。而现在VCD产品同样使用了这种操作模式,可相比寻呼机产品,VCD产品的市场更复杂许多。

    寻呼机产品和VCD产品不一样,前者是属于通讯类产品,在内地市场销售需要通过有关部门的入网许可,并且和寻呼台再签署协议才能公开销售。而盛华具有这方面的优势,前些年通过和内地交换机的合作,盛华已经打通了这个渠道,再加上目前内地寻呼台的设立盛华也拿到了牌照,除去已经进入寻呼机市场的摩托罗拉外,对于其他公司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方面做到排他性,从而阻止对方产品进入。

    但后者就不一样了,后者是家电类产品,进入市场没有任何阻碍,整个市场是完全开放的。

    一旦其他厂家也开始上马VCD产品,那么必然在很短的时间里,VCD这个产品就会成为烂大街的玩意。

    在前世的时候,VCD产品最终的结果就是这样,虽然那时候因为专利未注册,再加上传统录像带播放机生产厂家背地里使坏,导致技术泄密公开使得国内大大小小的厂家涌入这个行业,开始了疯狂的VCD项目上马。

    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随着这些厂家的出现和市场上铺天盖地的VCD产品出现,VCD的售价开始暴跌,从最初的2000多元销售价先降到了1800元,然后是1500;1200;1000;900;800甚至700……。

    除去价格的暴跌,利润不断下降外,因为生产的厂家实在是太多了,整体的库存量也大得吓人。

    当年VCD整体市场需求量最多也就是1000万台左右,可当时全国生产VCD的厂家生产量却达到了惊人的1500万台,产量超过了需求的50%,其造成的恶果可想而知。

    在这种情况下,VCD的辉煌成为了昙花一现,最终结果落的一地鸡毛。

    等到这个产品被做烂了,更好更先进的DVD设备轻而易举地就取代了VCD市场,而这时候国内的VCD产品已经达到了年5000万台的规模,整个行业除了部分转产DVD的几家大厂外,其余中小厂家是一片哀嚎。

    宋援朝虽然前期做了许多准备,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尽量延迟VCD的生命力。但宋援朝也清楚,VCD这个产品只是过渡,它虽然有着可以取代录像带的颠覆性,可实际上它同样也有着无法弥补的缺陷和硬伤。

    因为技术的原因,储存量和画面清晰度等都比不上更先进的DVD产品,从这点里说VCD产品注定是走不远的,这点宋援朝非常明白。

    【稳定运行多年的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

    急跳墙使坏招。

    秦正国最终还是同意了宋援朝的说法,挂上电话安排后续的事去了。

    宋朝援当天等到半夜,各地最终的数据这才全部汇总上来。根据数据的汇总显示,当天各地市场销售VCD一共6533台,其中香江市场1192台,其他各地市场中销量最好的是燕京、沪海和羊城三地,分别是988台、1002台和878台,剩余的2500台左右销量是由其他省份城市创造的,这个数据可能会稍有出入,但整体上是准确的。

    这个结果让宋援朝非常满意,毕竟VCD是一款新产品,而且售价不低,除去香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