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兵五百与韦虎,命他虚张声势,抵达潼关的西面,作出进攻的倾向。而东面的魏延直接领兵强攻月余,虽死伤二千多人,但却给潼关造成了颇大的损伤。

    内忧外困之下,辛洪入城以蒲忠为例,给他讲述了大量的降汉的桉例,并且表示如今君主身死,幼主继位,内愁外患之下,曹魏没几日的好日子可活了。不如归降大汉,享受富贵,以全自身。

    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下,加上手下将士因韦虎在西,没有得救的希望,士气低沉。最终纪扬献城归降大汉,受拜亭侯,让魏延领大军入关。

    至于前潼关守将夏侯霸,得益于曹叡的病故,曹爽念及朝中无人把夏侯霸调了回去,以为都护迁都食邑。加之因南阳的丢弃,潼关的重要性下降,曹魏又要迁都邺城,并且还要防备南阳方面的汉军,只安排了纪扬及二千人士卒守备,这才让大汉有机可乘。

    至此关中的几大屏障,已经全部被大汉拿下。今后大汉关中所面临的压力仅有大汉东面的河东,而大汉也打通了前往洛阳的崤函古道。

    虽然崤函古道狭窄,险要颇多,曹魏势必会在崤函道上一处一处地修筑营垒,以来抵御关中方向的汉军,但这些都是后话了。

    经过此战后,关中有了武关、潼关,大汉也可以把迁都的事宜安排到议事表上来。毕竟成都偏安西南,不利于征战天下,且亦难表明季汉为中原正统。不过的话,大汉接下来的攻略荆楚事宜,迁都还需后延一段时间。

    就目前战事而言,大汉需要出兵救出句扶,不能让他折了进去。

    道路上,魏延对着柳隐说道:“我军大战初歇,冬时欲伐荆州,故此战还需早早结束,不可久战。以免拖延巴蜀出兵之事,而坏攻略荆南大局。”

    “可是陛下来信?”柳隐问道。

    魏延微微颔首,说道:“陛下有旨意,今寻得荆南内应,我军大约在冬季起兵。陛下担忧关中战事拖久,南阳士卒无法休整,届时仓促南下,恐会有失。”

    “既然如此,隐愿为先锋,率先抵达桃丘聚,救出孝兴。”

    “可!”

    《汉纪·二吴魏马黄传(注一)》:“建兴十七年,中祖遣前将军延东攻潼关,潼关守将纪扬降之。延使镇军将军柳隐,东援句扶。时扶袭桃丘,坚守退贼,以待延破关援之。然扶虽得救,却被魏太尉司马懿所败。”

    清理追击战场的司马懿,笑着问道:“今斩首如何?”

    负责拟战报的陈圭,拱手说道:“启禀主公,我军此战斩获不少,斩首当有千级。”

    司马懿微微挑眉,说道:“可有假?”

    陈圭拿捏不准司马懿的心理,说道:“圭或许统错了,当有一千五百级。”

    司马懿摆了摆手,说道:“斩首千人足矣!”

    “诺!”

    ----------

    二吴魏马黄,吴懿、吴班、魏延、马超、黄忠。

    ps:这几天牙疼的不行,状态不是很好,今天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