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户部的反击也到了,圣人赵钰民的月钱,户部直接给断了,圣人赵钰民昏庸之名传出来后,勤俭之名也跟着出来了,太子赵载承夹在圣人和百官之中,只是处理政事,这三件事一直不表态。

    索性当前战事平息,圣人也给了充足的时间,这三件事便成为了改制的尾巴,同之前的改制一同推行了下去。

    三相入宫后,和圣人赵钰民谈了三日,在这三件事上也没有了异议,换句话说,有钱有粮才敢折腾,无钱无粮,圣人赵钰民罢免再多的官员,哪怕三相认同圣人赵钰民的想法,这三件事一件也办不下去。

    不过三相也有条件,隆盛十六年之前,大乾不得对外发动任何战事,若有战事,南衙禁军镇守长安京畿,不得妄动,以防地方内乱,四边求援,援军从新置四军中抽调。

    勋贵们的精力都被新置的折冲府和建章监牵绊住了,勋贵不问兵事以外的政事,况且南衙十六卫管辖的折冲府没有变,以往新增折冲府也都是兵部管辖,再增加新的折冲府,理应由兵部管辖,这一点勋贵们可不敢乱插手。

    不过新增折冲府都给了兵部管辖,但是莫忘了每一座折冲府的新建,第一批主官都是勋贵选拔任用的人,兵部只有管辖之权,但兵权却在勋贵和圣人手中,兵部中人可都是文官出身,武官怎么会愿意被文官压上一头。

    而兵权在圣人和勋贵,简而言之,皇帝可以调动军队,任命官主将,兵部供养军队,勋贵领兵作战,三者缺一不可。

    所以,虽然兵部也可以去管金中环任职的勋贵,但实际上勋贵真正听命的只有皇帝,而大乾军律就是勋贵给自己套上的枷锁,这个枷锁看似是兵部抓着,但沿着枷锁,寻到尽头,真正握着枷锁的是皇帝。

    新置四军,也不是说建就能建的,改制之后,各军刚刚填上空缺,勋贵们新建的折冲府还需要时间才能练出府兵,所以虽然圣人说了新置四军,但是兵部却无兵可调,所以新置四军现在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

    圣人赵钰民也不急于这一时,当下无兵可调,过两年新置折冲府的府兵练出来了就有了,至于去抽调陵卫,林林总总的五年时间,已经臭抽调了不下十万陵卫,总不能把陵卫抽调一空,竭泽而渔的道理,赵钰民还是懂的,细细数来,亲政十三年,他赵钰民看似荒唐,可从来都没有乱来过。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