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五个集团均为八万。

    在德意志与奥地利境内均部署了三个集团, 蒂雷纳所部在最西端,否则给大家兜底。

    钓鱼是需要足够耐心的,不是说刚蹲下就会有鱼上钩。

    法军从四月除一直等到了八月中旬,猎物才出现在德意志境内。

    多罗贝勒察尼率两白旗及檬古骑兵约四十万,进攻德意志东南部地区。

    目的还是跟上次一样,对当地进行无差别劫掠。

    翻译过来就是啥都抢,带不走的一律烧掉!

    察尼所部是五路大军中的一路,对于第四次西征,康鸡调集了整整一百万大军。

    左副帅为正黄旗的穆占,右副帅为正蓝旗的彰泰,为阿巴泰之孙。

    论战功与资历,穆占比察尼更适合作为全军主帅。

    然而察尼来自多铎的镶白旗,多铎又是最后死的一位上一代亲王。

    康鸡不得不考虑两白旗那边的感受,依然顺应了皇阿玛顺鸡的平衡策略。

    让出自两白旗的将领为全军主帅,这也刚好可以压制蠢蠢欲动的皇叔们。

    要不是担心后院起火,此番康鸡都想要御驾亲征了。

    为了避免在出征途中发生穆占与察尼的争执,康鸡特意让索额图通行。

    察尼不是傻子,作为主帅,自然可以拥兵四十万。

    分给两位副帅各三十万,对方决计说不出甚子不满。

    三路人马的任务是,彰泰的右路负责进攻德意志中东部地区。

    穆占所部经奥地利,看看是否可以攻入瑞士,因为奥地利已经没油水可榨了。

    三路人马间距较远,可察尼认为自己如此安排并无大碍。

    因为大清王师本身兵力占优,加之拥有极强的机动性。

    在不打阵战与攻城的情况下,蛮夷几乎无法有效阻止王师的进攻与撤退。

    自睿亲王多尔衮时代开始,大清王师便以运动战为主,阵地战为辅。

    时至今日,依然如故,而且屡屡得手,那就完全没必要改变战术了。

    察尼也不认为已经江河日下的蛮夷能找到对抗大清王师,尤其是百万铁骑的好办法。

    但等察尼所部在八月二十日之后,进入到肯普腾以西地区之后,情况便陡然发生了变化。

    大量侦骑被猎杀不说,勉强逃回来的向主子报告发现了大量旗帜不明的敌军。

    对方兵力不少于五万,而且并未在城内龟缩,而是在野外扎营。

    察尼得知报告之后不禁觉得有些好笑,对方想用数万人便击溃他手中的四十万铁骑?

    这不是痴人说梦么?

    不过察尼麾下的四十万大军正在伊勒河至莱希河之间的平原地区“自食其力”,集结起来需要三天时间。

    察尼认为敌军在三天之内不可能得到来自附近守军的支援,自己依然掌握着绝对的兵力优势。

    与其现在用手头的不到五万人对其实施突击,莫不如等三天时间,用四十万大军一举将其营寨荡平!

    作为久经沙场的将领,察尼深知自己投入的兵力越多,损失的兵力就越小,给敌军带来的损伤也就越大。

    阿尔芒元帅已经得到了游骑兵发现清军主力的报告,对方数量不算很多,大约五万至十万。

    不利于法军的消息是鞑靼部队都是骑兵,完全没有步兵,所以战场机动性极强。

    阿尔芒只能选择防守反击的战术,因为主动出击根本不可能追上对方。

    另一方面向上司蒂雷纳报告情况,希望得到骑兵部队的支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