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阵地战,以此来尽可能地杀伤辫子。

    某太子亲自设计的战车就不能忽视士兵的生命安全了,抛弃了敞篷款式,改为全封闭结构,采用更为平稳的四轮或六轮车架,外形与戚继光当年所力挺的偏厢车相似。

    为了纪念缅怀逝去的木匠大爷,美其名曰——天启式坦克!

    “坦克”的解释为:所到之处,皆为坦途;所遇之敌,攻无不克!

    暂定车组成员为三人,两名射手与一名驾驶员,由于整车载重量不宜太大,所以不打算多添置战斗人员。

    为了对付辫子骑兵,车载武器为六支大口径霰弹枪、三支自卫手炝、三把朴刀,以及五十枚手榴弹,弓弩武器待定。

    步兵旅的火炮都归炮兵营统一指挥,所以战车一般无须配备火炮,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整车的战斗重量,因为这车不是用人来推的。

    大部分准战斗人员都在辎重营和工兵营,如果加上几百号推车的,无疑是巨大的累赘,所以幺鸡也就没打算使用人力来推车,否则就成“人力车”了。

    在蒸汽机和内燃机发明出来之前,首选动力自然就是畜力喽!

    没错!

    把两头牛或者马塞进坦克里,作为发动机来用!

    比起M1A2或者“豹2”,咱这“天启坦克”也是有独特优点的。

    那就是不费油!

    本宫就问你们服不服???

    喂点干草呀、豆子呀、蔬菜呀,咱这坦克就可以启动了!

    不需要辅兵来推车,节能又环保,造价还不高,真是超级实惠的发明啊~!

    幺鸡想过前置动力,但考虑到万一“发动机”消化不良,放几个屁,整个车组在半封闭,的环境下,都得被面前的“发动机”熏晕过去不可,所以就放弃了,只能采用后置动力。

    前置动力的好处是拉力大,车速会比后置动力快,可“发动机”放屁的问题是完全无法控制和避免的,解决不了这个就没法保持车组的战斗力。

    后置动力倒是没有被“尾气”熏晕的烦恼了,不过这样的话,光凭两头牲口的推力,只怕坦克的最高时速不会比步兵走路快多少。

    处于保护自家“发动机”的原则,后置动力第二个优点便是不用担心被对方伤到,只要获胜就可以反复使用,而且有利于驾驶员的襙控。

    能够成为坦克的“发动机”,普通牲畜是无法有幸入选的,首要条件必须是聋的,因为战场噪音极大,一旦牲畜被惊到,发生条件反射,整辆坦克也就废了。

    聋的食草动物就很好,那天去杨士聪府邸的路上,幺鸡就看见过一头没听见敲锣声的笨马执拗地横在路中间。

    由此联想到,如果在战场上听不见枪炮声,只能瞧见眼前的主人,那岂不就是一台完美的“发动机”?

    后置动力可以让驾驶员就坐在自家牲畜脑袋前,它们要是听从号令,就喂点好吃的,这样很容易襙控“纯天然发动机”。

    每一百头匹牲畜里有一头是聋畜的话,那么一万头里怎么也能找出一百头出来。

    两头作为一辆坦克的发动机,凑一凑的话,武装东宫卫队应该够用了。

    由此产生的推力,哪怕是后置动力,也应该足够让坦克前进的了。

    再给坦克包上一层铁皮,正面用铁板覆盖,底盘加装保险杠,四周竖上长矛。

    除了被大口径炮弹直接击中之外,幺鸡就不信辫子骑兵能怼爆这玩意。

    射手可以在车内的射孔和炮塔里,对周围目标进行360度无死角的射击。

    防御力达到三级,攻击力就算一级,但是战场生存力是满分,这才是最重要的。

    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