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阳城延。

    ——齐人徐君房!

    纵观始皇嬴政的一生,若说哪个人物最为传奇,那无疑,便是这个在关东沿海地区,享有极高声望的方士首当其冲!

    对于后世人而言,‘徐君房’这个名字,或许还稍有些眼生。

    但若是将‘君房’的表字直接换成名讳,那即便是对后世人而言,也必然是如雷贯耳。

    ——徐福!

    “琅琊郡献徐君房入咸阳之时,臣尚未入咸阳;”

    “只曾闻人言:齐人徐君房博学多才,通晓巫医之术,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更相传,曾受教于纵横大家王诩(xǔ)门下······”

    不等刘盈、杨离二人从先前的惊骇中缓过神,阳城延漠然一语,更使君臣二人震惊的长大了嘴巴。

    在华夏历史上,可以被称为‘纵横大家’的人,或许有很多;

    但同时包括‘纵横大家’‘氏王名诩’这两个条件的,却仅有一人。

    ——纵横家创始人、鬼谷派创立者:鬼谷子!!!

    “嘶······”

    “久闻方士徐福出身优渥,师承大家。”

    “只往昔,朕竟不知这徐福,乃出鬼谷子门下???”

    震惊之下,刘盈只下意识开口惊叹,甚至都忘记了用‘徐君房’‘王诩’这样的代称。

    便是一旁的杨离,此刻也是目光热烈的侧过身,直勾勾盯着阳城延,愣是眼皮都没敢眨一下。

    方士徐福、鬼谷子王诩;

    这样的人名,即便是对如今的汉室,即便是对刘盈这个穿越者而言,都显得那么的神秘,又那么的吸引人。

    不知与杨离面面相觑了多久,刘盈才总算是从震惊的情绪中稍缓过神。

    而后,便见刘盈郑重其事的坐直了身,面色也不由一正,对阳城延做出一个‘请’的手势,便静静等候起了阳城延的下文。

    到了这个份儿上,话头已经抛出来的阳城延,终也只能稍壮壮胆,继续讲那段尘封的往事,次序摆在了刘盈、杨离二人面前。

    “秦王政二十八年,徐福奉王政之令,携童男、童女各千五百,又足用三岁之粮米、衣履、药草东出东海,以寻仙问道。”

    “为使徐福此行,不为海浪、风雨所阻,秦少府曾造一长逾百丈、宽三十,高亦数十丈之巨舟,并由秦王政亲命其名,曰:蜃楼。”

    “然徐福初出东海,却不曾寻得仙山,靡费甚巨,终无功而返······”

    说到这里,纵是对‘前秦’的话题稍有些顾虑,阳城延的目光中,也不由带上了些许哀沉。

    不是因为徐福没有寻到仙山;

    而是那些为了让徐福出海寻仙,只能被迫交出家中粮米、钱财,乃至儿女的寻常百姓······

    神情悲伤的沉默片刻,便见阳城延长叹一口气,才再次抬起头。

    “徐福初行而无有所得,秦廷纵有不满,然碍秦王政于徐福宠幸者甚,终未敢进言。”

    “待秦王政三十七年,王政自觉命不久矣,遂力排众议,再遣徐福东出海而寻仙,以求长生之仙丹。”

    “秦廷力阻而不果,终只得奉命;随徐福东出之童男童女、钱粮布帛、牛羊祭祀皆倍,更秦少府再造巨舟‘蜃楼’者三。”

    “然徐福此出东海不数月,秦王政便亡沙丘;徐福亦一去不归,至今去向不明······”

    听着阳城延的讲述,刘盈、杨离二人不由齐齐失了神,深深陷入在这段不为人知的传说中,久久不能自拔。

    最终,还是阳城延似是随意的一句话,让刘盈再次抢先缓过神,将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