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一天不修好,长安城就一天不建造’的主!

    相比起那句已经传遍天下的‘渠不成,都不筑’,刘盈以‘朕虽冠,然仍幼’为由,再次将长乐宫让给太后吕雉,也就是无比寻常的事了。

    再者,刘盈提到的其他几点,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此刻,刘交之所以能坐在御辇之上,劝刘盈‘再考虑考虑,争取早日住进长乐宫’,正是因为片刻之前,刘盈巧妙化解了这个问题,以‘一切如故’的决定完美化解了这场不大不小的隐患!

    可若是方才,刘盈真的接过叔孙通的话头,表示‘朕确实应该住进长乐宫’,那此刻,刘交恐怕就要躲在尚冠里的楚王府内,好好想想怎么在这位心狠手辣的侄子手里,活到寿终正寝的那一天了。

    总体而言,对于刘盈最终做出的决定,刘交的第一反应是‘这样或许不行’;

    但在仔细考虑过之后,刘交终还是不得不承认:对于汉室而言,刘盈拒绝,起码是‘暂时拒绝住进长乐’,或许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相较于‘天子住在长乐宫,太后住在未央宫’的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如今的汉室也显然更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

    当然,还有一点,是刘盈没明说,此刻却在心底里盘算的。

    ——借着‘加冠成人’把太后老娘赶出长乐宫,不单单会让刘盈在天下人心中留下‘不孝顺’的印象,也不单单会让原本稳定的朝堂横生波澜。

    最主要的是:若刘盈真的这么做,恐怕连看上去一副懒洋洋的架势,好似已经淡退的太后吕雉,也会因此受到刺激!

    即便是按最理想的预测,吕雉也起码会对刘盈心生芥蒂。

    而如今的汉室,显然无法承担‘帝后不合’,尤其是弱冠天子与摄政太后不合的严重后果。

    所以,刘盈方才告诉刘交的诸般疑虑,都可以说是尚在其次,甚至完全就是说给刘交听的。

    为了汉室的内部稳定,也为了自己日后能更好的掌控朝局,单就是‘不惹老娘生气’这一点考虑,就足以让刘盈立下‘永不住进长乐宫’的海誓山盟!

    反正过去几年,再加上前世那十来年,刘盈都已经在未央宫住习惯了;对于住进长乐宫,刘盈并没有什么执念。

    ——比起住进长乐宫,拼着惹老娘不高兴,却只得到一个‘住进皇宫’的虚无光环,显然是加冠亲政、母子情深这样实打实、摸得着的好处,对刘盈的吸引力来得更大。

    刘盈请叔叔刘交于自己同乘,也并非是为了听刘交劝自己‘跟太后抢一抢长乐宫的居住权’。

    想到这里,刘盈面带轻松的深吸一口气,又如释重负的将气呼出;

    再次抬起头时,刘盈望向刘交的目光,已是嗡而带上了一抹郑重其事。

    “自太祖高皇帝十一年,关东诸宗亲诸侯国所需之粮,便皆乃少府购于少府,而后运至敖仓,以供诸侯自遣人取。”

    “只去岁,朕似有闻:吴王濞,于少府购关中粮,而输关东诸侯一事颇有微词?”

    意有所指的发出一问,刘盈意味深长的看向刘交的目光深处,又故作轻松的一笑。

    “不知于此事,王叔可有所耳闻?”

    刘盈话音未落,便见刘交面色陡然一紧,躲闪的目光中,竟立时带上了一抹惊疑之色!

    但很快,刘交便调整好情绪,快速给出了自己所能给出的、所应该给出的答案中,最合适的那个。

    “于此事,臣略有耳闻,然亦知之不详。”

    “只楚国似有传闻:故荆王刘贾之后,荆地之民弃地而走者十之有三,更遁入山林者不知凡几。”

    “许是民口不丰,又荆地略有贫瘠,方是吴王口有失言,诽议国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