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道理,一时间我竟无言以对。”

    观众们的想法无法影响到易泽的节目进程,节目依旧是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着。

    如果说在西周春秋时期,金文是一种普遍流行的书写文字,那么,到了战国中后期,这种情况毫无疑问又有了改变。

    那就是竹简、帛书的大量出土,为战国中后期文字的演变,提供了确凿可依的证据。

    “战国中后期,竹简、帛书的书写体文字占到主导地位,它们普遍具有扁平欹斜,简易草率的倾向。”

    易泽手中按着一根竹简,上面的文字特则鲜明,同之前严谨古朴的金文有了很大的差别。

    更多了几分飘逸的滋味,少了许多僵直。

    “而且这个时候,文字也不再被统治者和贵族所垄断,儒法道墨等各种思想流派相继产生,他们用着手中的笔墨,书写着后世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不仅仅是诸侯之间相互攻伐征战的历史,同时也是诸子百家兴起繁荣的历史。

    在这个时候,诞生了后世知名的各种学派,有了所谓三教九流的说法。

    可以这么说,春秋战国不仅仅决出了后世华夏所惯行的政治体制,还同样的诞生了华夏数千年来根深蒂固的文化体系。

    儒道法名墨,诸子百家之间思想有着较大的差异,各个学派的代表人游走于各个诸侯国之间,宣扬着自身的政治主张,吸引着广大百姓的目光,同时他们也会在此期间你争我斗,创造出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思想解放的高峰期——百家争鸣。

    可以这么说,百家争鸣不仅仅是第一个,也基本上可以说是最后一个。

    后面无论哪个时代,都无法做到这一点了。

    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这种分裂割据的局面,对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是从宏观的层次上来看,这同样额也是文化、经济大发展的一个时期。

    在今天所出土的文物之中,文字的载体多种多样。

    简牍,缯帛,兵器,货币,玺印,玉石都成为铸刻或书写文字的材料。

    就在不同材质,各种形体的文字层出不穷之时,铁器出现,历经约一千五百余年。

    青铜完成了时代赋予它的使命,金文也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或许是时代的感召,也或许是天下对于统一的期盼,在金文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秦国,以其如火的兵峰,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大一统!”

    战马声嘶吼,长号声高鸣。

    就在东方诸国混战之时,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秦国,崛然而起。

    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秦统一六国,建立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嬴政对货币、度量衡等实行大规模的统一政策。

    其中,对于文字的统一,更是重中之重。

    秦始皇嬴政命令李斯等人,对当时的秦国文字统一整理,以一种新的文字颁布全国。

    与秦文不符的六国文字全部废除。

    这种字体,后世称之为小篆。

    文字作为语言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意义非常重大。

    秦始皇嬴政很明显的看到了这一点,在他的统一王朝之中,不允许出现第二种声音。

    而这次以小篆为标准的文字规范化运动,就是“书同文”。

    与曾经流行过的石鼓文相比较,这一次颁布的小篆字体进一步趋于规整匀称,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一部分字形明显简化。

    “书同文”政策,一举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