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荀彧猜测的极对,就在管亥进驻酸枣之前,临淄已有一支队伍乘车出发,自高唐渡过解冻的大河,在一片冰棱中抵达平原,然后沿清河水下清渊,从魏县跨入一片青葱的河北平原, 在太行东部,彰水南岸,便是如今冀州的州治——邺城。

    虽说在后世,邺城以古都之名如雷贯耳,但在如今,它尚没有这样的底蕴, 但却也不妨碍其位置要害。

    《吞噬星空之签到成神》

    当年齐桓公遵从宰相管仲的建议, 九合诸侯,尊王攘夷,亲率诸侯大军抵达此处。望见此处地势平坦,白云悠悠,西面可遥望太行山峰耸峙,东北面天野苍茫一片,眼下彰水如一条白带闪烁日光。齐桓公看到这幅景象,耳边冥冥间响起箫鼓之声,他向身边询问,随从都答未闻天音。

    于是齐桓公对管仲说:“天有遗音,唯我得之,这是什么预兆呢?”

    管仲答说:“此地是黄帝之孙颛顼孙女女修之子大业之居所,今日主上闻有天音,可见是古之圣人为主上示警,此地非比寻常。臣以为此地南带六水,西控山川,土丰地裕,主上在此筑城, 必可为诸夏之福地, 洛邑之屏障。”

    齐桓公闻言大悦, 便在此地修筑邺城,长期驻兵护卫诸夏。击退戎狄后,又以此严禁诸侯相互攻伐,继而名声日隆。远国之民望齐桓公如父母,近国之民从齐桓公如流水。

    齐桓公之后,邺城落入晋国之手,战国属魏,至魏文侯时为魏国陪都。秦并天下后,邺城一直为河北险要。新莽之时,世祖刘秀便是骗取谢躬出城后袭取邺城,这才一统河北,进而夺取天下。

    到了今日,邺城归属袁绍所有,袁绍便定邺城为州治,打算效仿世祖之旧略,而成新朝之倚仗。

    袁绍虽听从沮授建议,与公孙瓒休战,但到底心有不甘,又一想到刘陈得关中之地,胸中更为郁结。故而他处理政事之余,常常以读兵书、舞刀剑自励,希望自己能够不坠青年志向,成就大业。

    等袁绍收到临淄有使者来的消息,他心中欣喜若狂,但面上仍然高密如云,不见声色,只对随行的簿曹从事辛评说:“南方有使者来,你去秘密处置此事,莫让他人知晓。”他的话语隐藏极深,以至于辛评不明所以,等离了邺城去魏县迎接使者,他才知晓自己的职责,辛评因此感慨说:“使君胸中城府,已高至天上。”

    袁绍的吩咐辛评自然明白,如此隐秘行事,主要是为躲避赵岐,以免将通贼之名传出。故而他给临淄的使臣都换了身服侍,他们身穿玄色深衣,头戴斗笠面纱,从一个雨夜里默默入城,而后间行小路,从后门进入州牧府。

    此时的州府内一片寂静,只听得春雨敲打新叶的沙沙声。辛评带使者们往里走,绕过三个小院,才走进袁绍的书房。袁绍就在这里跪坐等候。

    更苍的使者人数不多,不过寥寥五人,且都是青年。袁绍问他们的名字,得知他们分别是东海王朗、琅琊赵昱、下邳陈应、东海麋竺、下邳鲁肃。论及名声,以王朗为最,但观其言行,五人间却隐隐以最年轻的鲁肃为重,这让他不得不对鲁肃另眼相看。

    袁绍问其缘由,鲁肃却也毫不避讳,又谦虚又诚恳地对袁绍说:“这都是因为我好友刘晔的缘故。我原本世居东城,幼年丧父,由我祖母带大,一直以来,虽然接济贫困,但也没有什么大的名声。按理说不当居使臣之高位,只是因为好友刘晔深受大将军重用,这才被委以交好的重任。今日得见使君,正是为两国交好而来,在下不才,却愿为使君说交好之道。”

    袁绍得知他是因关系受重用,不免稍有些失望。这时候,在一旁旁听的审配哂笑道:“若说是两国交好,鲁君未免有些无稽了。袁君清流领袖,社稷栋梁,乃天下名望之最,今又居河北之地,握有九州之富。贵国虽扶持琅琊王,但脱胎蛾贼,本为天下所共知。两者之别,如烈火之于枯草,沃汤之于霜雪,岂有互存之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