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芳轲以下各官都是极力弹压,才没有直接溃败。

    但他们向后退却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随时都有全营溃散的风险!

    好在,大同镇游兵营位在张国栋赤城营的左侧,张国栋及时发觉了这一情势,他将这边的指挥暂时交由镇抚官夏顺成与左部千总刘长亮负责。

    而他自己则亲率陈大宽、黄大光麾下冷兵,前往支援侯芳轲的游兵营。

    幸亏他们及时从侧翼截住了正黄旗的蒙古兵,侯芳轲才能有机会稳住阵脚,他当场砍杀了十余名畏怯后退的军士,重新整队后又投入了战斗。

    然侯芳轲这边有张国栋的支援,可大同镇标营的王徵已然自顾不暇,能维持标营不退已属不易,又如何能分出兵力救援濒临崩溃的右翼营?

    原来,右翼营在参将傅殿佐的指挥下,初时也打得很好,可在第三轮火铳齐射时,竟然接连发生了数杆火铳炸膛的事。

    一时间,前面几排的铳兵都惊呼不已,他们不止是打射之时提心吊胆,不敢瞄准,就连装填子药也是胆战心惊不已。

    可越是慌乱就越容易出事,可能是几名铳兵手抖装多了火药,在后面的火铳发射时,又有十余杆火铳炸了膛。

    听着耳边同伴的声声惨嚎,铳兵们再也无心发射火铳,纷纷向后退却下来。

    不过,傅殿佐能做到参将自然也有两把刷子,他在战前便有所准备,将营中的刀盾兵、枪兵等编成三个波次,以便于指挥调度。

    此刻见状后,他先是命自己的中军亲将率领家丁,上前弹压擅自撤下来的铳兵,接着又急命第一波次冷兵上前,坚守拒马防线,抵住蒙古骑兵的冲击。

    最后更是一发狠,将自己的近千骑兵也派了出去,袭扰蒙古兵的侧翼,分散他们的兵力,缓解一下自己正面的压力。

    傅殿佐接连派了两波盾兵枪兵上前,才堪堪抵住正黄旗蒙古兵的冲锋,就在他以为可以放心的时候。

    就见对面这些蒙古兵的后面,又扬起大片烟尘,似有大批鞑贼虏骑再次冲锋而来,不由心中一惊。

    原来,清国的礼亲王代善见到这边接连突破明军步阵,而两翼却难以突破,当即派肃亲王豪格率领满洲正蓝旗和图赖的蒙古镶黄旗鞑子,前来支援。

    代善想得很清楚,如果能够在正面一举突破明军防线,就算两翼的骑兵败回大阵也无妨,毕竟明军的主力仍旧是中间的步军,以及后面的炮兵阵地。

    而一旦能够在正面中央突破,大清国的勇士冲上去,对面明军的火炮也就成了哑巴,再无用武之地。

    再有,其两翼的骑兵就算能够顺利取胜,然自己这边中间突破后,就能够直接威胁明军的中军位置,他们也必然会立刻回援。

    可以说代善看的确实没错,他的决策也很英明、很及时,正是蒙古镶黄旗的到来,成了压垮大同镇右翼营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过,有了参将马保中的前车之鉴,傅殿佐可不敢如他那般,直接领着自己右翼营将士溃逃而去。

    他一面指挥家丁们极力弹压退下来的败兵,一面派人向中军请援,虽然右翼营节节败退,但在傅殿佐的弹压之下,却并未败退。

    但右翼营向后退缩后,虽然自己正面的压力登时就减轻不少,那也是因为有一些鞑子兵,转而去攻击大同镇标营的侧翼,他这里的压力自然没有原来那般大了。

    而参将王徵仍然指挥着镇标营战士,苦苦坚守,因为右翼营的后撤,大同镇标营如今已是两面受敌,压力陡增。

    …………

    “张帅,右翼营怕是要不行,速速增援吧。”王朴一脸急切的恳请着张诚。

    张诚神情冷漠,一副不为所动之态,他只是淡淡说道:“无妨,我观前方形势,右翼营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