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正是因为这些种种的好处,黄保忠、谭震林领着的近三百名原杨国柱家丁,都已经死心塌地追随起张诚,真心认他为自己的将主爷。

    此时的大明,已经初现兵为将有的苗头,而且其范围也在逐渐扩大,不似大明中期那般,只有家丁才是由各将自己私养的力量。

    现在,许多的总兵大帅们都私兵的范围扩大,远远超出了家丁之外,甚至有些总兵大帅们麾下的各副、参、游等将,都是只认主帅,而不知还有朝廷。

    张诚为了使黄保忠、谭震林尽快融入自己的圈子内,他早早就传令下去,虎卫营外出哨查之际,将与家丁队合并组成一个个哨队。

    且每一个哨队还要至少带上两名蒙古骑士,为的就是一旦遇到满洲***或是蒙古哨骑,也好蒙混一番。

    就在张诚的中军开拔不久,张广达也率领骑营的一千五百余骑士,缓缓踏上了前往高桥方向的道路。

    …………

    九月初五日,午时,宣府镇骑兵在张诚的率领之下,来到了高桥铺东二里处。

    张诚率领二百余骑奔至高桥铺城下,厮杀搏战的痕迹依稀可见,遍地都是攻城器械的残骸,干燥的土地上也是片片暗红色的血迹。

    高桥铺,原是大明辽东的一处驿城,城周一里二十四步,只在东面开有一门,上书「高桥铺」三个大字。

    虽然只是一座小小的驿城,但因为辽东战事频仍,所以高桥铺也包了城砖,并且经过历年的加高,已成为一座十分坚固难攻的小城。

    正是因为这样,才能在历次大战中存留,一直为明军所保有,就是这一次正红旗***来袭,也未能攻破。

    此时,高桥守军见城外来了数千大明精骑,他们也是一阵怀疑,直到张成芳策马奔到城下,亮出了张诚的印信后,这才又三骑策马奔出。

    「高桥守备都司钱忠思拜见张总兵。」

    一个年岁不到四十的明将策在马上,正对着张诚抱拳行礼。

    张诚也不墨迹,直截了当的就开口问道:「辽东刘总兵去了何处,怎不在高桥?」

    钱忠思抱拳道:「禀张总兵,前几日有近万虏骑来袭,攻城一日未克,便引军南去。刘帅恐其会进袭笔架山,担忧大军囤粮有失,已领军追击而去。」

    张诚闻知此事后,不由也在心中暗暗敬佩起刘肇基来,不愧是一镇总兵,果然也看出鞑贼所图,该是笔架山囤粮。

    而更为难得的则是,刘肇基不但猜到鞑贼有可能是欲劫夺笔架山囤粮,为了守住笔架山上的囤粮,他更敢于领军出城追击,不惜与鞑贼虏骑野外浪战。

    张诚急问道:「刘总兵,是哪一日出城南去?」

    钱忠思抱拳回道:「刘帅,是在九月初一日,领军出城追击虏骑。」

    「哦。」

    张诚点头道:「如此说来,刘总兵出城已有五日了。」

    「是,已有五日。」

    钱忠思抱拳回话,他接着又问道:「张总兵,是否请诸位将军入城中歇息。」

    「不必。」

    张诚得知刘肇基出城南去,已有五日之久,不由为其担忧起来,当下直接回道:「我大军不入城,就在城外稍歇一宿,明日便南下去支援刘总兵,共抗虏骑。」

    他接着又追问了一句:「本帅问你,刘总兵出城后,可有信息传回?」

    「回张总兵,自刘帅出城以来,一直未见有消息传递回来,职下也不知晓刘帅现在何处,情形如何!」

    …………

    九月初六日,午时,高桥铺南约三十多里外,张诚所部骑兵才简单用罢午饭,正

    在起兵继续南下寻找刘肇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