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说道:“我勇毅军将士,脑袋系在裤腰带上,内剿流寇,外御虏贼,从未言过一声苦,也未曾喊过一声累。

    可这些奸贼,内通外敌,走私资奴,使我三军将士数月苦战,毁于无形,是可忍孰不可忍,虽在混乱之中,抄了代王的商铺,杀了晋王的朝奉,那又如何?”

    张诚说到这里时,双目圆睁,怒声道:“难不成,还想要我勇毅军数万将士,为他的朝奉、长史偿命不成?”

    “啪!”一声脆响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却是宣大总督江禹绪将手中茶杯重重置在书案之上,发出了清脆的声响来。

    “奸商通奴祸国,乃不赦之罪,死不足惜。”

    江禹绪说到这里时,略顿了一下,目光停留在永宁伯张诚的身上,久久视之,终于他暗叹一声,才语气略显责备地接着道:“然永宁伯未经刑部定罪,擅自做主捕杀奸商,查抄奸产,确为不妥。”

    他打断了永宁伯张诚与大同巡抚卫景瑗、山西巡抚蔡懋德的争论,并一锤定音,确认了山右商人范永斗、王登库等人的通奴祸国之罪。

    对于江禹绪来讲,他如此作为实属无奈之举!

    豫省流贼之势愈烈,而前陕督傅宗龙身死项城,新陕督汪乔年顿兵襄城不前,再有前保督杨文岳不知所踪,新保督张福臻刚刚到任无力进剿。

    原本能指望得上的就只有督师丁启睿,可他与平贼将军左良玉却借故留驻豫南,无论朝廷如何催逼,都不肯踏足豫北开封府境内。

    目前看来,能够一解官军在豫省之颓势者,恐怕惟有眼前这一位胆大包天的永宁伯了!

    为了朝廷大计方略,他江禹绪也只能以维稳为主,就算不考虑朝廷大计方略,他也不敢过度逼迫永宁伯张诚。

    毕竟,勇毅军数万强军劲卒一旦作乱,更无人可治,其后果是他不可想象的!

    更何况,抓捕通奴奸商之事已成事实,且奸商确是通奴祸国在先,如今铁证如山,他又能如何呢?

    君不见,作为崇祯皇帝代表的监军太监边永清,都没有为此事出头,可见宫里的那位大明之主,很有可能对张诚抄奸商家一事,存有支持的意思在里边。

    对此,虽然江禹绪还不敢十分肯定,但至少目前看来,崇祯皇帝并不反对张诚抄奸商的家。

    虽然“风浪越大鱼越贵”,但江禹绪却并不想冒这个险,那对他来说太不值得了,所以他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维持宣大三镇的稳定,使永宁伯张诚可以顺利出兵豫省,援剿流寇。

    “不过,奸商通奴祸国,铁证如山,料来朝廷也必然不会放过他等罪行。”

    江禹绪目光扫视三位抚臣,继续说道:“永宁伯今时行事,虽有擅权之嫌,然事急从权,虽有过,却也并非不可原谅,想来朝廷也会思虑此点。”

    “督臣……”

    见江禹绪一反常态,竟在言语中回护起张诚来,大同巡抚卫景瑗忙出言问询:“永宁伯擅动刀兵,攻打友军,劫掠大同、山西商户百姓,就算事出有因,仍难逃其罪啊。”

    “你意如何?”

    江禹绪沉声问着:“是要将永宁伯革除爵位,收回镇朔大将军印玺,解去兵权,下到宣府巡抚衙门的大狱里去吗?”

    “这……这……这这……”

    卫景瑗的额头瞬间冒起一层冷汗,他浑身打战,竟语无伦次至说不出一句话来。

    确实,他刚才所言显得很是鲁莽!

    诚如宣大总督江禹绪所言,他们这些人又能把张诚怎样呢?

    无论是革除爵位,还是收回他的镇朔大将军印玺,又或是解去其手中兵权,更为甚者甚至是将其投入大狱之内。

    又有哪一项是他们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