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庞大的设想,而且也觉得只要皇权稳因、军权在手,杨广终有一天能够如这个设想一般,使每个地方都陷入一种势力纵横交错的平衡之局。他沉吟半晌,便向杨广说道:「阿兄,此法是不错,而你也说了二崔的作用我也了解了,但你想启用清河崔氏的理由,还有别的吗?」

    杨广听到杨集又把话题绕了回去,兴奋之色顿时僵在了脸是,紧接着又为之一黑。

    他说了这么久的话,难道全他ning的是废话不成?

    「阿兄,别误会。」杨集一见他脸都变了,心中大生不妙之感,连忙解释道:「我没别的意思,只要想了解更多,好让我做到心头有数。」

    「这还差不多、这才像句人话。」杨广神色缓和了不少,他稍作思量,缓缓的说道:「阿耶五国不久,就想引山东士族制约关陇贵族,然而我们也是关陇贵族出身的家族,与山东士族有着极深的误会,而且当时南有南陈、北有突厥汗国,天下局势不明,阿耶既不能过度刺激关陇贵族,也不能保证山东士族就会承情,若是贸然施行平衡之法,内部定然不能同心同德,所以他不能那么做。不过由于阿娘是清河崔氏的外甥女,所以他重用了阿娘的亲表兄崔长仁。」

    「此人是个非常天资过人、才华出众的俊杰,自幼就被清崔氏当作备选的家主来培养,但长辈的过度期待、过度的保护,却使他长期生活在压抑、安全的氛围之中,年幼虽大,却不通世故。故而甫一出仕、甫一脱离长辈的视线,便放纵了自己,经常为非作歹,欺压百姓,犯下了不赦之罪。」

    「但是执法甚严的阿耶考虑到崔长仁是阿娘的亲表兄,想免去他的死罪。不料比阿耶还大公无私,当她得知消息,便对阿耶说「法律是关系到大隋天下、大隋每人百姓的头等大事,岂能因私情枉顾法度?若是此时开了头,其他亲戚岂不人人效仿、人人犯事后都来求请,到时候,又将如何?」阿耶觉得阿娘言之有理,不久,就依法处死了崔长仁。」

    「大隋律法的威严因此得到维护、百姓也纷纷拍手称快,然则我皇族和崔氏的良好关系尚未正式开始,却因此事倒退了,虽不至于兵戎相见,却也再也没有半点私人情分了,想让对方站在皇族这边、为大隋效力,更是万万不能了。」

    「阿耶见事实无法改变,便通过崔仲方,先后让阿祗(杨俊小名)迎娶崔弘度之女,让世明迎娶崔弘度侄女、慈州刺史崔弘升之女,当我们杨家与博陵崔氏建立嫡亲关系之后,便通过博陵崔氏的说项,使杨家和清河崔氏的关系得到缓和,后来还让我纳了清河崔君绰之女为妾,使两、三家的关系继续向前推进。」

    「然而后来……」杨广苦笑一声,道:「后来你也知道了。」

    那个出身博陵崔氏的秦王妃是一个恋爱脑,她不但嫉妒心很强,而且性情十分冲动,当她见到杨俊纳了几个漂亮的姬妾,便不计后果的在瓜果之中投下剧毒,直接就把杨俊送上了天。

    她这愚蠢的举动,不但弄死了杨俊,还把侄女的丈夫杨昭给吓坏了,杨昭担心自己的老婆也像她的亲姑姑那样、什么时候对自己来这么一招,便向杨坚说「恶逆者(王妃),乃(是)新妇之姑……请离之。」

    杨昭倒是成功的甩掉了原配妻子,然而经过杨俊之死、杨昭休妻再娶这两件事,使得三家关系又倒退了回去。

    时至今日,以往旧事已然慢慢淡去。而现在的大隋繁华富庶无比、杨广皇座稳固、君权日益加重,杨广此时要是抛出一些好处,加上宫中又有崔夫人这个联系点,以利益为上的清河

    崔氏肯定不愿放弃这个扩张势力的大好时机。若是他们一家消化不了这个好处和良机,定然如同之前所说那般、联合博陵崔氏山东士族势力,一同吃下个巨大的好处。

    只要他们这么做了,那便和裴氏为首的河东派、萧玚为首的南方派一样,一起成为杨广手中的利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