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郭诵起身抱拳领命。

    李峻点了点头,又对何裕嘱咐道:“子衡,你现在负责荥阳的税赋与商事,所得银钱除了用在军需外,剩下的要多从产粮之地购买谷粮,防止大旱之年无粮可食,知道吗?”

    何裕起身执礼道:“大将军放心,属下谨记大将军的命令,绝不会让军中与百姓无粮。”

    对于荥阳的事情,李峻除了对大灾年有所担心外,其他的事宜倒也放心。故此,他也就简单地嘱咐了几句。

    一切安排妥当,李峻起身向一侧的鲁胜作长揖道:“先生,世回让您入世烦心,本就心存愧疚,如今更要先生劳心劳力地守护荥阳,世回真不知该如何报答,请先生受世回一拜。”

    说罢,李峻手撩长襟,单膝跪在了鲁胜的身前。

    对于跪拜礼,李峻极少做。

    他除了在母亲的面前跪过,即便是在天子与诸王的面前,他也只是长躬执礼,从无跪拜。

    李峻的这一习惯,跟在他身边的人都知道。

    说是习惯,不如说是李峻的一身傲骨,他不觉得这世上有谁值得一跪。

    鲁胜是墨家的钜子,一个古稀之年的隐士,本可以悠然入山川,独善其身。

    然而,为了天下苍生,为了辅助李峻,他放弃了原本的隐世逍遥,参与到了战乱中,尽其所能地为拯救乱世出上一份力。

    李峻敬佩老人,更觉得老人值得以大礼相待。故此,他诚心地跪在了鲁胜的面前。

    李峻的这一举动让众人吃惊,鲁胜却坦然地笑着点了点头。

    因为,他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

    李峻年轻得志,手握强权却知贤德,看似无为,随波逐流却是心思广远。这是一个有胸怀的年轻人,也是一个值得辅助的人。

    李峻要领兵西进,鲁胜能想到一个情形,两个“木子”终究是要决出一个胜负的,自己与天师张椒的赌约应该也要开始了。

    “世回,你放心,老夫定替你在平叛期间守好荥阳。”鲁胜扶起李峻,同时也说出了心里话:“不过,咱们以后的重心不在这里,你该及早做好打算。”

    李峻点头道:“先生所言极是,世回此次入西境,便是要做好安排,荥阳只是暂时保一个退路,待仇池与汉中安稳,先生与郭诵就可领军民西迁了。”

    这个话题,大家在近段时间一直都在讨论。

    对于荥阳,李峻始终保持可有可无的心态。

    独木难支,孤掌难鸣。

    整个中原大乱后,如果刘琨、祖逖,苟晞等人能够支撑下去,荥阳可以保留,可以与他们联合抗敌。

    然而,李峻对他们能否持续,历史能否有所改变,心中有着十分不确定。

    因为,司马乂的死让李峻对改变产生了怀疑,他不想再一次冒险。故此,在最后这几日,他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必要之时,敢于舍弃荥阳郡。

    郭诵对此虽有几分异议,但在李峻的一番军情推演下,他也不得不承认问题有恶化的可能性。故此,也便完全赞同了李峻的决定。

    战略方向得到了统一,军备方面也就随之有了一些变化。

    郭诵加快了大舟船的建造,提前为日后的迁移做好准备。同时,他也加大了荥阳境内青壮男子的征兵与军训,以备西迁之时能有足够的战力保障。

    随着日子的推进,平西将军,荥阳侯,武威大将军李峻也到了领兵出征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