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王府密室,杨国忠、李琮、李琮之弟李琬、吉温,还有就是鱼朝恩,这五人聚集在房内,商量着一件将要改变大唐政局的大事。

    在他们中间的小几上,李隆基的密旨静静地躺在那里,厚实的黄皮信封,打上了火漆,李琮深深地吸了口气,取出一把尖利的波斯腕刀,轻轻地、一点一点地沿着纹路将火漆挑开,随即抽出一张黄麻纸诏书,李琮迅速读了一遍,他的脸色刷地变得惨白,手剧烈地抖动起来。

    “殿下,密旨里到底说了什么?”

    半晌,李琮才终于咬牙切齿道:“玩了大家这么多年,原来竟然是他!”

    他将密旨叠好,放到几上,阴沉着脸对众人道:“皇上在密旨中进封广平王为楚王,并要他在上元节前赶回长安,届时,在凤翔有羽林军接应。”

    李琮的话让众人都沉默不语,虽然没有明说,但立广平王为储地迹象已经十分明显了,李琮眼露凶光,忽然直勾勾地盯着杨国忠,意思是现在怎么办?

    是的!他怎么可能甘心,从天宝

    ,他便有心谋这个东宫之位,历经起伏坎坷,好容易了权力的美味,眼看要到手的大位,却忽然间飞了。

    “相国,你说话呀!”见杨国忠沉默不语,李琮又再次恶狠狠地催道。

    “这个.李亨为储,但没想到要立地竟然是李亨之子,而且和他的大对头李清关系不是一般,若他即位。杨家休矣!

    可要他想出对策。这却又比杀了他还要痛苦,他地嘴张了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时。旁边地李++.军师说说!”

    众人的目光一齐向吉温扫去,吉温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抬头向庆王看去,庆王虽然一向愚笨,但此时却懂了吉温的意思。他立刻将手放在桌上,沉声道:“我李琮在此发誓,吉侍郎地话就是我说的话,若违此誓,天诛之!”

    有了李琮的发誓,吉温终于站了起来,他向众人微微一点头,肃然道:“此时。庆王殿下的形式可谓万分危急,若我没猜错,最迟在上元夜,皇上必囚禁庆王。”

    杨国忠急摆了摆手道:“不要停!继续说。”

    “是!”吉温深深地吸了口气。理了理自己的思路,道:“我以为。皇上之所以急着要立储,是他对除掉安禄山没有信心的缘故,一但兵败事危,他必然会让位以卸责任,另一方面,他也准备让广平王掌军权,所以才急着将他召回,为此,我想了三条连环计,若实施顺利,可保庆王殿下能最终登大位。”

    听到‘登大位’三个字,李琮地眼里顿时放出了异彩,他喃喃道:“你说,说什么都行!”

    吉温向李琮深深行了个礼,以表示他的预先效忠,随即拾起密旨,抖开,给众人看了看道:“刚才我已经注意到,这封密旨只有皇上的签名而无印鉴,想来是他决定仓促,我的第一计便是重写一封密旨,将内容改掉,命广平王为大唐全权代表出使大秦,会商夹击大食一事。”

    “好计!”李琬脱口赞道:“如此一来,广平王远赴大秦,没有一年半载他回不来,我们时间便有了。”

    李琮也点点头,又接着问道:“第二计呢?”

    吉温捋了捋他稀疏的几根鼠须,微微笑道:“第二计还是和原先一样,杀安庆宗,逼安禄山造反,让皇上无暇考虑立储之事。”

    “可是这样一来,等平定了安禄山造反,李俶那小子正好回来,岂不是便宜了他?”

    吉温摆了摆手,“殿下莫急,且听我的第三计,你便会明白!”止住了李琮的话头,继续道:“安禄山一造反,关中大军必然开赴河东和潼关,这样长安空虚.

    说到此,吉温干瘦的脸上忽然泛起恶毒地神情,他瞥了一眼杨国忠和鱼朝恩,阴阴冷笑一声道:“届时,凭相国的权和庆王殿下的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