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离延光门约还有五里地,此时正是仲春。树荫浓绿,杏老花谢,官道上许多去郊外游玩的长安市民来来往往,都诧异地看着这支奇怪的队伍,穿着大唐地军服,却一个个皮肤黝黑,满面风尘,不少士兵盔甲残破,上面还有斑斑血迹,路人不敢多看。赶紧离他们远远的。

    李嗣业纵马来到李清身边,感慨道:“交了差。我就要返回安西了,此次和阳明南诏一行。让我受益太多,最重要的还是结交了你这个兄弟。”

    他伸出硕长的手臂按住李清的肩膀,眼流露出一丝留恋,诚恳地说道“你也来西域吧!那里才是你施展才华的地方。”

    李清默默地点了点头,拍拍他地手道:“我也很想,若有机会,我一定去!”

    这时,高展刀与武行素也催马上来。武行素这些日一直沉默不语,人也变得消瘦。眼看已经到了长安,他再也忍不住,迟疑一下对李清道:“我决定回去后便辞去军职,那里没有我出头之日,我要跟随阳明。”

    李清急忙摆手,“这怎么行,这次你立了大功,回去后必有封赏,少说也是校尉,甚至还会升到果毅都尉,正是你出头之时,跟随我最多做个小吏,又何苦!”

    武行素摇了摇头,坚定地说道:“我从东起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不会因为你说两句就改变主意,你如果不收我,那我们的交情就一笔勾掉!而且不光是我,你再看看弟兄们,甚至在成都分手的南霁云,都是和我一样的想法。”

    李清抬头向众人看去,只见所有的人都停下了马,围成一圈默默地注视他,所有人的眼都充满了不舍,李清只觉眼角有点发酸,勉强对众人笑道:“我们都住在长安,以后见面的机会多着呢!我会经常请大家去喝酒。”

    这时,高展刀却上前笑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可能,这次阳明立下大功,皇上定会升你的官,从皇上免你太舍人来看,以后你应该是军职,若是派到地方上去,你便可以趁皇上高兴,提出将他们都带走,我想才三百人,皇上应该会答应的。”

    一句话提醒了李清,这倒是个机会,去地方上为官,躲开太对自己的拉拢,一举两得,是最好不过。

    这时他忽然想起一事,便对大家笑道:“险些忘了,走之前敲了于诚节一笔竹杠,大家拿去分了,每人十两黄金,另外阵亡地弟兄要给双份。”

    十两黄金相当百两纹银,在黑市上可兑得一百五十贯钱,虽然羽林军不同于一般的府兵,可以不用自备兵器、粮食、日常用品,甚至还有一点津贴,但每年也不过几贯,而且这次去南诏是件苦差,有钱有门路地都说情脱了身,随行的大多是清贫人家弟。

    听说李清要给他们每人十两黄金,狂喜之下,众人竟忍不住大声欢呼起来,直看得一帮官眼羡慕,暗叹自己没这么好地运气,不料李清又对他们微微笑道:“各位大人自然都会严守朝廷戒律,不过这一路车马津贴也该是有的,况且也不是公款,十两金大家都有份,就算是给大家的一点茶钱,若不收下,可是不给我面哦!”

    众官面面相视,心想要,却又不知该怎么开口,这时杜有邻哈哈一笑,“李将军说的是,钱虽不多,若不收下,真是不给面了,老夫第一个收下。”

    众官见有人带头,而且还是太岳父,皆喜笑颜开,纷纷表示一定要给李将军面云云,心里却暗赞李清会做人,有财大家发。

    倒不是李清想给他们,而是于诚节送别给金时,他们在一旁都见了,倘若不堵住他们的嘴,恐怕士兵们的钱也捂不了多久。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杂沓的马蹄声,只见旌旗招展,似有大队人马开来,这里是延光门外的官道,并非主干道,官路较狭窄,沿路地百姓们纷纷向两边逃避,惟恐惹了这群马队,渐渐地马队走近,约五、百人,都骑着马,还有十几辆马车,里面人员混杂,有衣甲鲜明的军士,有满脸凶蛮地家丁,护卫着间近百名男男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