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说哪里话,相国是百官之长,训斥一下不守规矩的小官也是应当的。”

    “哦!恕老夫眼拙,竟没有见过你,不知你在哪里为官?官拜何职?还有。你叫什么名字。”

    话音轻言细语,使人如沐春风,李林甫号称口蜜腹剑,这并非浪得虚名,恨他如骨之人无数,但喜欢他的人也不少。尤其是下层官员,他总是一副笑眯眯的脸至,不摆架。听李清也是个官,李林甫脸上的歉意渐渐开始消失,换上了他笼络人的招牌笑脸。

    李清微微一笑,“在下任太舍人,姓李名清。相国大人应该对我有印象吧!”

    饶是李林甫深藏不露,握李清的手还是抖了一下。浮肿地眼皮蓦地变薄,射出一道凌厉的寒光。竟使身旁的李照心一阵胆寒,他竟是第一次看见李林甫的这种目光。

    但这道目光只存在瞬间,李林甫立刻恢复了常态,他上下打量这个让他功亏一溃的年轻人,见他神色平静,眼孕有淡淡笑意,浑然没有一般低品官初见他时的惊j道,“此人明知我是谁。还这样漫不经心,胆倒不小,难怪能挑翻海家,打得道复灰头土脸,难怪能得皇上一赞,看来并人情,倒不可小视了他。”

    他点了点头和蔼地笑道:“原来你就是上元夜得皇上金口一赞的李清,我怎么会没有印象,早想见你,可就是一直没时间。”

    “相国日理万机,李清就是怕打扰相国,才没有去拜见,惭愧啊!”

    这时,李琳走过来打断了他们的对话,“我才是主人,你们再冷落我,我可要生气了。”

    李林甫哈哈一笑,“不仅来得唐突,还喧宾夺主,实在是不该,王爷息怒,我听你安排便是。”

    “如此便好,”李琳手一摆,笑着对李林甫道:“李相请坐首席!”

    李林甫也委实不客气,盘腿坐下,一把又将李清拉到自己身边,“李舍人就坐我旁边,咱们说说话。”

    李林甫来李琳府上也并非有什么特别目的,今天下午,李隆基忽然告诉他,准备用李琳做宗正寺卿,使他大感错愕,后来他也悟出了李隆基的用意,不需要李隆基离太,但他也知这种事急不得,需要先笼络感情,再慢慢诱导,使太与李琳反目,从而达到目的,而今天只是第一访李琳。

    各种山珍海味如流水般的上来,很多菜只浅尝两筷便被撤了下去,换了新的,很快各人五杯酒下肚,话开始多了起种风花雪月、奇闻佚事,他都能博古论今,说得津津有味,始终引领着话题内容,这时李清举了一杯酒谦恭敬道:“我久闻相国爱护晚辈,对我相国替我指一条路。”

    李清初到朝廷还被李林甫派人追杀,这会儿两人却同席喝做官之道,话听似荒唐,但这就是李清的圆滑之处,他从李隆基对李琳地话便听出李隆基希望自己不要和太走得太近,这不仅仅是李隆基对太的猜甫,他只是个品小官,若李林甫真要对付他,实在是易如反掌,所以他要利用这个机会,尽量消除李林甫林甫的笼络。

    李林甫之所以没对李清下手,关键是投鼠忌器,他也听说杨玉环的姐姐与李清关系不一般,便隐隐猜关,而杨玉环的未来,他也是心知肚明,若得罪了杨玉环,就算他替李隆基做十件大事,也抵不上李隆基在枕边听的一句坏话,个李清还是暂时不要动的好,在李林甫看来,若不能消灭,那便要笼络,能拉过来最好,拉不过来,也要让李清在太那里得不到好果吃,李亨此好,那太又岂会饶过他,借刀杀人,这也是李林甫所擅长的。

    李林甫笑呵呵受了李清一杯.辈教诲道:“为官之道,首先要资历,资历并非凭空而来,而是靠你在地方上地积累,别看你做了主簿这样的芝麻小官,但这就是你地第一块基是从主簿起步,地方上虽清苦,却容易出政绩,只可惜你急功近利,太早进入朝堂,失去了根基,若听我劝,还是去地方上为官好。”

    他笑着拍了拍李清的肩膀,带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