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从军,部落领和安思顺的关系极好。这次安思顺便是委托他们抽调三千子弟组成骑兵来袭击李庆安的北庭车队。地点便在沙陀、羌胡以及回统人经常交汇的瓜州玉门一带。

    指挥这支骑兵队的领叫金德,身高七尺。虎背熊腰,但他却是名汉将。他是安思顺帐下的骁勇战将,深得安思顺的器重,不仅力大善战,而且狡猾如狼,他知道李庆安的大队躲在玉门关中难以袭击,便一直隐忍,一心等他上路,在路上动袭击,李庆安在玉门关内住了十天,他便忍了十天,直到星星峡那边传来北庭援军现身的消息,他才最终决定夜袭玉门关。

    可惜他遇到的是斥候营出身的李庆安,他们进入玉门关百里内。便被北庭军斥候探查到了。

    二更,万簌寂静,羌胡骑兵距玉门关不足二十里,广阔的戈壁滩上视野清晰,皎洁的月光下,已经远远地看见了玉门关黑黝黝的城墙。

    在玉门关前,金德迟疑了,一种军人的敏感让他意识到北庭军极可能已有准备,但安思顺的命令让他无可选择,他拔出横刀,指着玉门关大吼一声,“杀!”就在两里外的一片胡杨林中,三千沙陀精锐骑兵已整装待命,沙陀人是突厥人一支,源于西突厥处月部,武周长安二年处月酋长沙陀金止因从征铁勒有功,被授予金满州都督。后因吐蕃所逼,金山之子辅国率部徙于北庭,散居在折罗漫山以北,金山以南,辅国死后,儿子骨咄支成为沙陀叶护,依附北庭,生存于大唐和回绕两强之间。

    沙陀男子素来骁勇善战,是一支犀利的骑兵,和朔方的阿布思部堪称骑兵两雄,但由于他们人口偏少,经济落后,一直难以得到大展,直到后来的唐末大乱。已迁移至河东的沙陀人才异军突起,李克用、李存勋父子建立后唐、刘知远建立后汉、石敬瑭建立后晋,沙陀人横行中原。给汉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但野心的萌法也需要外部环境来催生,此时的沙陀领骨咄支做梦也想不到他的子孙会有一天成为中原之主,此时正值盛唐,沙陀人生活在大唐强大的阴影下,为大唐效命以换取生存的土地,是沙陀人唯一的选择。

    骨咄支目光锐利,他盯着远处疾奔而来的羌胡,眼中充满了愤怒,羌胡人个个。身着白色披风,显然是冒充他们沙陀人,他回头低声命道:“摘下披风,准备厮杀!”

    沙陀骑兵整齐地摘下披风,长刀出鞘,目光中充满了杀戮的渴望,他们急切地等待着猎狼的最后一击。

    三千羌胡如水银泻地般向玉门关席卷而来,轰隆的马蹄声、尖声叫喊声。长刀挥舞,弓箭上弦,杀气冲天,在月光下,他们身着沙陀人特有的白色披风,仿佛饥饿的白狼群铺天盖地向玉门关扑来,城楼上也现了异常,守军大呼小叫,刺耳的钟声大作,值夜的士兵来回奔跑。惊恐不安。顷刻间,羌胡大队呼啸而来,箭矢密如雨点”丁叮当当射向城头。夹杂着一两声的惨叫,有人被箭射中了,一阵密集的箭雨后,羌胡骑兵向两边分开了。数十名骑兵拖来一根巨大的撞木,缓缓向城门靠近。就在这时。城头上一声钟响。城垛间霎时出现了黑压压的士兵,他们开弓放箭,箭如雨下,直扑正在等待撞城的羌胡骑兵,羌胡骑兵措不及防,城下顿时惨叫声大作,两百余名羌胡中箭落马。

    突来的袭击使羌胡一阵大乱。他们纷纷掉头向远方奔驰,躲避弓箭射程,骑兵们各自奔逃。将队伍冲得七零八落。羌胡的队伍中传来一名汉人的大骂:“混蛋!”紧接着骂声变成了羌语:“保持队列整齐,不要乱,用盾牌防御弓箭!”

    但他的喊声瞬间被羌胡们的乱叫声淹没了,没有人听他的命令。骑兵队退出五百步外,城下顿时安静下来,只有中箭未死者在地上翻滚,出一阵阵痛苦的呼喊。

    城墙上。严庄坐在一具坐榻上,四名士兵抬着他,他轻摇一把羽扇。颇有孔明遗风他指着城下的伤者对李庆安笑道:“将军,看见没有,智者千虑“二失,那安思顺千算万算,却没想到最后变成了攻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