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入从义军的,都是青壮,他们预备了马匹,穿戴了甲胄,虽是破烂不堪,却个个集结起来,目光中带着悲壮。

    在高昌的生活,很是辛苦,数百年前,他们的祖先们便远离了中原,卫戍于此,他们在此,依旧还有班超和张骞这些人的记忆。

    只是当九州沦陷,中原彻底的沦丧之时,他们便失去了中原的音讯,河西被人占据,关中被胡人占据,胡人们彻底的阻隔了他们的交通。

    他们将这当初的安西都护府的旧地,当做了自己的家。

    世世代代的人,就这般在此繁衍生息,为了保家卫国,将鲜血染于此。

    他们有着固有的观念,男儿们便是关墙,因为没有退路,对于九州的人而言,九州是幸运的,若是关外之地没办法守了,他们可以收缩回关内,若是河北和关中沦陷,他们尚且可以南渡,还可以侨居。

    而在这里……他们没有选择,退后一步,即死。

    曹阳在人群之中,人们打起了旌旗,高昌的旌旗,是一个青铜为杆子的旄羽,这是最初的时候,汉朝派出使臣,经略西域,像张骞和班超这样的人的凭信,人们称其为‘节’。

    高昌建立之后,为了引起绝大多数高昌汉人的认同,将这旄羽当做军旗,用当初使臣的节钺来支撑自己的正统性。

    到了此时,或许许多人已经忘记了这旄羽的由来,他们只觉得生下来时起,这旄羽便是军队的象征。

    曹阳,以及这里的许许多多人,也是如此!看着那已显陈旧的旄羽,人们还是很快的聚拢起来。

    而后,金城司马曹端骑上了马,他的甲胄新一些,坐在高头大马上,看着这瓮城中的从义军将士,大喝道:“贼军来了,从我杀贼,先拿下这一仗,教他们知道我们从义军的厉害。”

    众人再无犹豫,纷纷翻身上马,一齐高呼:“万胜!”

    而后,瓮城的城门一开……

    曹端为首,数不清的从义骑兵便疯了似得冲出了城门的门洞。

    数不清的铁骑,汇聚成了洪流。

    而在城外,一群突厥骑奴尚在耀武扬威。

    一看无数人杀出,旄羽招展。

    似乎也晓得厉害。

    这高昌骑兵,绝不容小觑的,于是立马拨马便逃。

    高昌骑兵见状,顿时喊杀一片,曹阳在起伏的战马上,已抽出了长刀,随着所有同伴,歇斯底里的发出怒吼。

    冰冷的寒风掠过面颊,令人生痛。

    人们一路追杀。

    只是……结果却令人沮丧的。

    因为他们发现,这些突厥的骑奴的马很快。

    而高昌的马匹,却大多老弱。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在天山这里,虽也可放马,可是没有草原中的好。

    更何况……似乎这些突厥骑奴的马匹,个个都是矫健无比。

    一路追杀,却像是永远落在后面,以至于曹阳的沸腾起来的气血,也渐渐的冷了下来。

    等到后来,却发现越来越难觅这些骑奴的踪迹了。

    于是不得不众人下马,吃了一些干粮,稍作了休息,便继续派出斥候和骑兵,寻觅骑奴的踪迹。

    曹阳吃了一个干馕,寻了一些清水,将这硬的如石头一般的馕饼吞咽下。

    过不多时,却有斥候飞快而来道:“司马,司马,向东三里,发现突厥人的营地。”

    这司马曹端听罢,顿时大喜,他希望能够给这些嚣张的骑奴们一些教训,在唐军的大部队来之前,至少不至这些骑奴们如此猖獗。

    他立即下令:“所有人上马。”

    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