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武三思,确实如此,就算李显对狄仁杰支持李旦不满,但他也绝不会在这个时候自乱阵脚,白白便宜武氏宗族,况且因为自己加入兴唐会一事,李旦和李显已经暂时和解了。

    李臻知道从王百胜口中问不出有价值的情报,他顿时兴趣索然,摆了摆手,对士兵们道:“所有人一律处斩,就地掩埋了。”

    王百胜脸色大变,他又想求饶,但已经来不及,几名士兵将他拖了下去,隐隐传来的大喊饶命声。

    狄仁杰对李臻的霹雳手段颇为欣赏,淡淡道:“我一直认为除恶即是扬善,看来你比我还要果断。”

    “伯父过奖了,我并非嗜杀之人,只是这些盗匪残害民众已久,罪有应得,对他们我是绝不会容情。”

    狄仁杰又笑问道:“贤侄觉得对方这次刺杀没有成功,还会再有行动吗?”

    李臻摇了摇头说:“应该不会了,从对方找中间人来安排此事,就看出他们非常小心,生怕被我们知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个中间人也被灭口了,对方不会落下任何把柄,而且就算他们想再次动手,时间上也来不及了。”

    “分析得不错。”

    狄仁杰赞许地笑道:“阿燕说你很有头脑,尤其擅长策略,从今晚你的表现来看,她并没有夸张。”

    “多谢伯父夸奖”

    次日一早,狄燕和李臻及父亲分了手,她不要李臻安排的手下,独自一人返回了洛阳,李臻送她离去,随即和众人收拾行李,又继续催马北上了。

    此时契丹大酋长李尽忠已自称为无上可汗,他占据营州,命令孙万荣为前锋,率数万大军进击檀州,清边前军副总管张九节率一万军死守檀州,孙万荣攻打十几日,依然难以攻破檀州,而这时,武则天任命武攸宜为大将军,狄仁杰为观军容使的消息传到了营州。

    李尽忠虽然不把小小的武攸宜放在眼中,但他却有点惧怕狄仁杰,便下令攻打檀州的军队暂时北撤,契丹军队在营州整顿兵马,又从契丹各部招募勇士从军,许以钱帛子女等厚利,很快便从契丹及奚人各部招募了两万余武士,大军汇集营州,积极训练,准备和唐军决一死战。

    武攸宜率十万大军从京城出发,一路浩浩荡荡北上,八月上旬,大军抵达了幽州,武攸宜却下令就地驻军,三军休整,一连五六日,军队没有北上的意图。

    这天中午,帐下参军陈子昂快步来到武攸宜所住的院子前,对几名侍卫道:“请替我禀报大将军,我有急事求见

    陈子昂心中极为郁闷,檀州城和安东城一连发来十几份求救信,前线救兵如救火,武攸宜却按兵不动,这不是贻误战机吗?

    而且辽西走廊至关重要,一旦契丹军夺取辽西走廊,整个河北就敞开在契丹人的铁蹄之下,怎么能不先巩固辽西走廊的防御呢?

    等了片刻,侍卫从院中出来,苦笑道:“大将军正在用午饭,请参军稍等片刻。”

    陈子昂心中暗恼,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在大门外耐心等候,大约等了快半个时辰,这时,一名侍卫才出来对陈子昂道:“陈参军,大将军请你进去”

    陈子昂克住心中的不满,快步走进了武攸宜的官房。

    武攸宜已经吃罢午饭,正慢慢喝一杯热茶,他年约三十岁左右,长得颇为白净,性格也还算温和,在武氏宗族中颇有人缘,尤其和武三思的关系不错。

    和武懿宗的狡诈、残暴相比,武攸宜只能算是一个白面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慎有余而智不足,更缺乏大将军的魄力和勇气。

    武则天之所以选中他为主帅,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武三思的推荐,但更重要是他比较听话,能不折不扣执行自己的旨意。

    这时,参军陈子昂快步走了进来,躬身施礼道:“卑职参见大将军”

    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