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是看上他这么个小屁孩,那才是真鬼迷心窍。”

    妇人笑着摇头。

    金粟轻声道:“师父你瞧瞧,范二结识的这个朋友,多无趣,榆木疙瘩似的,做什么说什么都一板一眼,这种人,哪怕家世再好,再让范家隆重对待,以后的成就也一定高不到哪里去。”

    妇人略作思索,关于此事,既不认可,也不否定。

    ————

    陈平安回到院子后,暂时便再无闲事挂心头,就开始在院子里练习六步走桩。

    金丹老剑修其实不用离开屋子,就可以观察少年的练拳,但是老人仍然推门走出,光明正大地观看拳桩。

    陈平安对此不以为意,只是默默练拳。

    在乘坐梳水国渡船之前,陈平安走桩练拳相对很慢,那条二十万里路的走龙道,以及之后的羊脂堂渡船上,陈平安当时已经处于一脚跨入四境门槛的状态,所以出拳极快,总计三十万拳,好像一个眨眼功夫就完成了。

    如今彻底打破三境瓶颈,跻身第四境,陈平安再次放慢了出拳速度。

    纯粹武夫的炼气三境,是炼气,而非修士的练气,是要在魂、魄、胆三件事上下死功夫。

    落魄山竹楼的崔姓老人,曾经说过陈平安这个最强三境,只要成功破境,之后炼气三境就会走得一马平川,畅通无阻。

    关于如今第四境的打熬,陈平安总觉得有点飘忽空荡,不像前三境,步步都落在结实地面上,

    所以陈平安暂时还感触不深,不知道自己的第四境算不算足够扎实。

    老人有过建议,四五六的武夫三层境境,最好是在古战场遗址上寻觅机缘,诸多阴风煞气,至阳至刚的罡风,各种来历驳杂的絮乱气机,全部都是武夫用来淬炼魂魄胆的好东西,归根结底,还是吃苦二字。

    这是与天地斗。

    退而求其次,是战场杀伐,置身其中,越是血战死战,越能够体悟“举世皆敌”。

    再其次,才是江湖上的捉对厮杀,将江湖宗师或是中五境练气士作为磨刀石,砥砺武道修为。

    而那座剑气长城,剑气肆意纵横于天地间,先天排斥剑修之外的所有练气士,更别提纯粹武夫,不知有多少武夫拿捏不好分寸,或是护道人的本事不够大,贪图境界攀升,暴毙于剑气长城,所以老人才会要求陈平安必须跻身第四境,才出发去往倒悬山,登上那座城头,然后再活着走下剑气长城的城头。

    至于陈平安需要在城头熬多久,至于如何拿捏分寸,尽量多爬几趟城头,老人没有多说一个字,应该是觉得这些纯属废话。

    光脚老人的眼光太高,在百年之前就已经跻身十境巅峰,所以他的眼光,一直望向了浩然天下最高处。

    故而许多武道“明师”都要重复多次的言语,老人竟是一句也没有跟陈平安说。

    比如三四、六七之间的破境机缘,只字不提。

    以及武道每一境最强之人的玄机,也不去说。

    老人说得越少,其实是期望越高。

    我手把手教出来的弟子,九境算什么?十境都不够看!

    你陈平安就该直奔那传说中的武神境!

    要我这个心比天高的崔老儿,也要觉得你陈平安是苍天在上!

    但世事就是如此奇妙,崔老头说得很少,陈平安反而领会更多。

    孙氏祖宅的接连两次天大机缘,陈平安第一次是懵懵懂懂,只觉得那一拳不出不痛快,之后知道了真相,哪怕一次次守夜,好不容易等到了机缘降临,真到了那一刻,陈平安蓦然发现,只觉得自己这一拳还得再出!

    然后毫不犹豫就将那些金色气流化成的云海蛟龙,再次给打回天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