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衣终于明白,原来这位正一祖师,就是后世弟子眼中的自己。苍海桑田之变、众生物类之变、天道循回之变,真真幻幻如此玄妙!

    梅振衣受号“正一”,然后召集山中所有弟子,在方正峰绝顶地大广场平台上举行法会,开讲三十六洞天丹诀。这一次法会,后世称“正一三山法会”,又称“正一祖师第二会”,相对于昆仑仙境无名山庄中的“第一会”而言。

    这场法会在当时并不轰动,但对后世影响很大,后来梅振衣被传人尊为正一祖师,青漪三山在修行界被称为正一三山,他留下的传承门派也定名为正一门,正一门的第一代掌门是刘海,世人又称刘海蟾。

    这场法会之后,梅振衣又在准备另一场法会,不是为山中弟子召开,而是请几位仙家高人,来青漪三山听讲景教修行发愿之说。

    原芜州刺史程玄鹄几年前已逝,享年七十有三,这位程刺史生前与梅孝朗结为儿女亲家,其三子程志琨娶了梅孝朗的小女儿素枝。程志琨家学不错,经科举出仕,现任豫州司马。原景福寺主罗章获升神职去了长安大秦寺,如今芜州景福寺主是罗章地儿子罗含,这也算是家学信仰传承吧。

    梅振衣带着罗章地亲笔信来到景福寺拜访罗含,景福寺上下以最高规格的礼仪隆重接待。这位梅真人虽不是景教徒,但当年建立景福寺地一半费用都是他捐地,在混个神职的普通修士们眼里,这样的金主可比阿罗诃大天尊还要尊贵。

    接到父亲的亲笔信,听闻梅振衣邀请自己到青漪三山举行一场小型布道法会,罗含有些受宠若惊,当即答应下来,他可是清楚梅振衣的身份来历。

    与罗含约定好时间,届时派车马来接。梅振衣告辞离开景福寺,一个人优哉游哉向芜州城的西南走去,来到翠亭庵前。如今芜州城的百姓,几乎没有人认识梅振衣了,李隆基享国年间道教大行,街上有道士走过很寻常,路人只把他当成一位行游的年轻道人。

    翠亭庵还是老样子,门前空地上有香客与休闲地游人来来往往。热闹的像个小市场,空地另一端一条小溪旁有一辆小车,车上放着水果,一位年轻女子容颜娇美、不施粉黛,坐在车后卖水果。

    “这位小姐,我买水果。”梅振衣走过去招呼道。

    “这位道长,你是出家人,我可以舍给你。”关小姐抬起一双妙目答道。

    梅振衣:“不必舍。我买五十两银子的。”

    关小姐:“哎呦,我车上可没这么多,就算把车推走都不够。”说话时扬起水果上放着的杨柳枝,周围的一切都安静下来,庵门前的闲人就在身边。又似离得很远。

    梅振衣:“我就买水果,不推车,这小车还要留给您继续卖水果呢!”同时发出一道神念:“我将在三日后于青漪三山方正峰上,请景福寺主罗含布道开讲。恭请观自在菩萨驾临。”

    关小姐回神念:“听讲者还有何人?”

    梅振衣:“我与道侣知焰、师尊钟离权、韦昙居士、仙童清风,皆是当日斩灭梅丹佐在场之人。”

    关小姐:“梅真人欲送韦昙去天国仙界寻回佛心舍利,天国仙人向来只求同、难存异,外教仙家进入天国冲突未知,为万全计,我推荐一人同往青漪三山听讲,就是心猿悟空。我知你与他曾有嫌隙,但当年心猿化身已斩灭。悟空本尊并未计较,此番正可消弥前嫌。”

    梅振衣:“不必了,天国圣物命运之匙在我手中,此去顺便交还,料想寻回佛心舍利不难。金仙清风已与大天使加百列约定演法论高下,自解隙怨,菩萨莫再节外生枝。若菩萨要携无关人等,请自去。命运之匙另当别论。”

    说完这番话。梅振衣洒落一把银锭,银子落在小车上发出叮当的碰撞声。似乎打破了周围奇异的宁静,水果摊旁又恢复了人来人往地喧闹声。梅振衣走了,小车上地水果都不见了,只留下洒落的银两。关小姐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