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清明元神所见芜州众生相,就如柔和的月光洒落下显现,哪怕最污秽处也一片静谧祥和丝毫不受沾染。这无形的月光就像一面毫不蒙尘的明镜,照见如此清晰,镜中却不留下一丝痕迹。

    明月乃仙灵不染之气化生。心境丝毫不染。她当然能看见众生象,一念见知圆满。却等于没看见,不想也不必涉足其中。但是梅振衣不一样,他尚未超脱生死,还是得静观“自己”在众生中轮回之象。

    芜州城中也有他看不“见”地地方,就是翠亭庵与九林禅院,也有他看不“明”的人,共有两位,一位是翠亭庵前卖水果的关小姐,还有一位是从南门走入地青年僧人,这名僧人带着一条黑狗不紧不慢走进芜州城时,黄龙禅师也从北门而入。

    九林禅院在城北,黄龙禅师先到,当他走进九林禅院已是巳时。那时地寺院不像现在风景区地庙门口还有卖票地看着,直入空门未见他人。黄龙走到天井有个小沙弥迎面道:“远来的师父,快跟我去盛饭吃吧,过了午时就没有饭了。”然后匆匆忙忙跑向膳堂。

    黄龙来的时间很巧,正好是九林禅院开饭地时间,这里的和尚本来就不多,现在都去吃饭了。披着黄底红纹袈裟,腰杆挺的笔直的黄龙禅师有些尴尬,居然没有人上前迎接问候,小沙弥打了个招呼就跑了。

    这时有一名僧人走出了大雄宝殿,看见黄龙站在院子里,上前行礼道:“这位师兄,您是远道而来的吧?我法号无相,是本寺住持。”

    黄龙赶紧还礼,又刻意摆出一副不卑不亢的神情挺胸道:“原来是无相师弟,久仰!贫僧法号黄龙,为同宗法师,来自赣水黄龙寺。听闻无相禅师在芜州以紫金钵与九环锡杖迎奉新住持,特远道赶来接佛缘。”

    无相看着黄龙似笑非笑的问道:“师兄入空门之时。未见九环锡杖吗?”

    黄龙愣住了,他一进门就想找人说话来着,真没注意九环锡杖放在哪里。这时九林禅院门外传来三声犬吠,无相神色一变,向黄龙抱歉道:“我要出门迎客,师兄请自去膳房用白饭,得罪了!”说着话几乎是一路小跑向着门外而去。

    门外来了一名僧人,也就是二十出头的样子。普普通通地相貌,小眼睛、淡眉毛、扁平的脸庞,五官很是寻常,眉目依稀倒有几分与无相禅师相似。他带着草笠,穿着草鞋,未披袈裟,身上地僧衣也显得有些破旧,看样子是风尘仆仆远道而来。

    他的身材并不魁梧。站在那里中正端庄,神色安祥中自然而然有难以形容的威严之气,正对着庙门低首行礼。更奇异的是他身边有一条狗,象是一只成年的猎犬,全身黑色的短毛油光锃亮。体形并不算太硕大却显得机敏强健。这条狗也低下头前腿微曲,冲着庙门做低首行礼状。

    他们在朝什么行礼?九林禅院中门大开,山门殿正中供地是弥勒菩萨,就像翠亭庵山门殿正中供着熊居士地法身像一般。唐代寺院中地弥勒菩萨造像。可不是后世那种袒胸露乳、笑呵呵、胖乎乎地布袋和尚坐像。

    这尊弥勒菩萨像是站着的,身材也很“标准”,双肩之上有宝树莲花映衬,双手合什眼帘低垂作诵经状,目光正看向庙门外僧人所站的位置。有一支九环锡杖放在他臂弯中横在身前,假如梅振衣在此的话,能发现这个造像的姿势就是当初在洛阳云端上,小和尚法舟横锡杖念诵佛号的姿势。连此时的神情都是一样地。

    无相禅师一路小跑来到门口,又惊又喜道:“乔觉,是你吗?多年不见了,险些不敢认。”

    那名叫乔觉的僧人抬头露齿微笑:“是我,听闻叔父在此住持,特意云游寻访而来。”

    就在此时,那支锡杖上的九环突然发出叮咚响声,周围没有旁人也没有风吹过。无相的神色又是一惊。指着乔觉道:“原来是你!”

    大唐开元七年,智诜立九林禅院所待之人终于来到芜州。他就是大唐新罗郡国的青年僧人金乔觉,还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