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无波,司马懿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埋着头拱手道:“臣只欲为效忠陛下之孤臣!”

    闻其言,袁尚不置可否,淡淡一笑,略带玩味地盯了司马懿一眼。他非庸才,对司马懿这表忠心之言,自然不会全信。

    “仲达,登基大典,朕欲用你主持,如何?”

    司马懿直接仆地推辞:“微臣何德何能,万望陛下收回成命,另择股肱之臣!”

    “仲达不就是朕之股肱嘛!”袁尚轻笑着,两眼一瞥:“那仲达觉得何人合适?”

    “审正南公!”司马懿毫不犹豫答道。

    “启禀陛下!侍中许攸求见!”在袁尚与司马懿交谈甚欢之时,外边传来了宦官的通禀声。

    眼神一亮,袁尚同司马懿对视一眼,嘴角挂着笑容,一挥手:“宣!”

    ......

    与袁绍差不多时间驾崩的,是楚汉的刘表。在两三年前,在大部分人的眼中,老迈多病的刘表命不久矣,许多人都默默地替刘表掐着日子。

    可惜让很多人略感失望的是,刘表硬是吊着一口气,活了这两三年,于江陵的楚宫黯然逝去。继承人问题,仍旧是楚国的大问题,刘表一死,大将军蔡瑁便矫诏扶了刘琮继位,同时鸩杀房陵王刘琦。

    蔡氏想要籍此掌控楚汉大权,显然是打错了算盘,且其鸩杀刘琦更是昏招,犯了众怒,大失人心。如今的楚国,外边可有着刘备这个手掌重军的“宗室大将”在,不少人都指望着刘备能够拨乱反正。

    蔡瑁掌权后的第一件事,便将目标放到了刘备身上。想当然地下诏让刘备回江陵,同时派人往夏口,欲掌控大军,结果岂能如其愿。

    刘备,在河北至中原,在道荆州,苦心经营十多年,头发都熬得泛白了,终于将迎来他人生的巅峰。这些年,蔡瑁等人的明枪暗箭,刘表时时表露的猜忌,大敌孙吴的攻伐,都让刘备给避过了。

    一直到如今刘表之死,蔡瑁逆举,终于给他一个名正言顺,权掌荆汉的机会。在夏口,刘备祭天,祭刘表,尔后高举义旗,打出“讨逆”的旗号,号召楚汉上下,讨伐蔡瑁。

    刘备显然是筹备充足的,扎根荆襄十多年,积累的实力一下子全数爆发出来,上下响应刘备者众。这些年,楚汉对外,战绩多为负,也就刘备领军时尚能撑撑场面。荆襄仁人志士,亟待一个英主,而刘备显然成了他们的目标。

    而荆、湘两州之郡县,或亮明旗号支持刘备,或缄默不语,就是没有支持江陵蔡瑁者。从一开始,大势便向刘备。

    东面要防孙吴,刘备不敢轻动江夏之军,只领五千军队西向江陵。北面要防曹魏,亲去一手书,让言辞恳切,力求将军文聘以大局为重,为楚汉守御北疆。

    刘备真正动的军队,还是湘州之兵。平武陵蛮,镇守湘州数年,沉积多年的威望一朝利用爆发出来。

    一下让荆襄士族们明白,刘备不止在东面掌控着楚汉最精锐的大军,南面的湘州,一样被刘备暗地了完全渗透了。如蒯氏兄弟,都清楚刘备城府极深,到这个时候,方觉自己依旧小觑了他。

    但东、南之“勤王大军”浩荡压向江陵之时,所有回过味来的荆襄士人,都不寒而栗。人畜无害的刘备,实乃一代枭雄。

    在徐庶等谋臣的策划之下,刘备从举旗始,便定下了以大势平蔡瑁的基调。楚汉周边强敌林立,他要迅速安定国内局势,不欲引发较大的战事。

    蔡瑁连江陵都难稳稳掌握,面对撕破脸皮的刘备,急急忙忙地下诏讨伐之,整个楚汉竟然没有一个响应的声音。枯守江陵,蔡瑁一干人坐蜡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刘备两面进军。

    从刘表之死,到蔡瑁掌权,再到刘备进军江陵。楚汉局势的风云变幻,牵动的是整个南国,包括中原曹魏与关中的刘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