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东出用武之机到了。”眼见着十来人说到兴头之上,其中一人战起身来,便是满脸自信地高谈阔论:

    “以在下之见,如今攻守易势。大夏当采取南守北攻之策,在南严守陈仓、武关、函谷轵关等要隘,以御魏、楚几方势力。而于北大出并州,南攻幽州,十万铁骑攻略河北。以袁赵当下“赵帝老迈,诸子夺嫡,诸臣相斗”的情况,必定不能抵挡我大夏兵锋。”

    “大夏若能据河北、关中,必成席卷天下之势,南面曹魏、楚汉等国只有覆灭之果!”

    其人一讲完,底下立刻有一年轻人起身反驳:“袁赵鼎定河北亦有十年,士民归附,兵强马壮,人才众多。我大夏这些年在恢,赵国亦然,岂是那般好灭的。河北袁赵,中原强魏,都不是好对付的。与其打赵魏,不如击蜀、楚!”

    “蜀之刘范与汉中之张鲁,虽有龃龉,但其地势之利,足可挡十万兵马,纵使我将士强悍,也不好打。魏王曹操正在攻打楚国,吴国亦在攻楚,我大夏或可出武关,亦攻楚。三家分楚,亦可夺取不少的土地人口。”

    “此言差矣!我大夏据有险关要塞,足可御关东诸国。诸国其心不齐,必有龃龉,大夏可做山观虎。益州天府之国,亦有土地人口之大利,纵使难下,亦需夺之。大夏已有大漠、并、雍、凉,若再得益州,必强秦之势更盛,天下莫难敌!”一个个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从侧边又冒出个俊朗书生,侃侃而谈。

    ......

    听着堂中人慢慢地各执己见,争得面红耳赤,渐渐没了之前“坐而论道”的风度,刘渊面上兴趣之色愈浓,听得很认真。

    “这些士人,简直大胆,竟敢于人庭广众之下,妄议国政!”张让有些把握不住刘渊的心意,不由凑到刘渊耳边试探问道:“陛下,要不要奴臣派人警告一番!”

    “这些士人,都是各地官府举荐的人才,如此关心国事,积极思策。此人心向夏,朕甚是欣慰!”刘渊止住张让,淡淡道。

    刘渊这也就是说说,要是堂下的读书人胆敢拿着大夏储位之争来说,只怕他就不会这般淡定地装逼了。

    “奉先,你觉得这些人讲得如何?”刘渊注意到了吕布眼中似有不屑,问道。

    “具体的臣说不上来,但总觉得这些人华而不实,纸上谈兵!”吕布皱着眉,低声道。

    “这些年轻人,虽有夸夸其谈之嫌,毕竟经历地少了,但有的想法,倒也不是没有道理!”刘渊看起来对这些人还是挺满意的,觉得此次下面人举荐上来的,或多或少都还有些料。

    “诸位!”这个时候,从中站起一人,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刘渊一眼就认出来了,差点做了他女婿的乌承。

    其与太子刘瑞走得挺近,这是奉刘瑞命来看看这些士子,一段时间下来,关系倒处得不错。

    “诸国分立的情况,以在下之见,尚可持续数十年,关东诸国,皆不可骤除。然我大夏大敌,河北袁赵、中原曹操,这是一定的。在下认为,此时当发挥我大夏铁骑的优势,东出南下,扰敌疲敌,消耗其国力。尤其当于耕种之季,坏其农时,长此以往,敌必疲敝,民不能养,国不能治。届时我大夏再依大势,一举荡平之!”乌承饮一口烈酒,意气风发参与进来。

    彼言一落,立刻有人喝彩,毕竟是乌氏嫡子,有爵有职,还受太子器重,总有人吹捧。

    刘渊浅笑着,瞄了脸带得意的乌承几眼:“这乌氏子,还是有点见识的!”

    身旁的张、吕二人,可是都知道这两年皇帝与乌氏的关系有些疏远,并不敢接话。

    “听闻张兄乃钟刺史亲自举荐,不知有何看法?”有一人拱手向角落里一名淡饮薄酒之人身上。

    其人大概有近三十岁,身上有种官吏的气息,此次与这一干年轻士子一起来参加考举,显得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