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如“惊弓之鸟”,准备着明哲保身。

    自此之后,本就与长安公卿甚少往来的贾府,就更显门可罗雀,中门难得开启一次,基本谢绝所有往来,贾氏父子,进行着在衙署与府邸间两点一线的生活。

    已是子夜,周王府大堂之上仍旧是灯火通明,刘珝与他的僚属们不眠夜谈。

    “今夜未央寿诞的风波,都知道了吧!”刘珝表情严肃,扫向杨阜、兰晖等亲信,沉声问道。

    这些年,刘珝三兄弟,虽然积极表现,但每个人都是打着“尽孝皇父,尽忠大夏”的名头,没有一个人表露过“的在储位”意图。此次,被许胤这厮直接捅开,什么“诸位之位,祸起萧墙”,简直是诛心之言。

    不过捅开了也好,至少接下来可以稍微放开了去争,刘渊对此事的态度,值得他去好好体味。

    “孤一向将陈、郑二王当作对手,对刘瑞却是有所轻视。原以为其不过空挂着个嫡子的名头,未曾想到,这个名头,竟让那诸多的汉臣自发支持,令人心惊!”

    以往就听说过有不少汉臣多次上表刘渊请立刘瑞为太子,到今夜他才直观知晓,这批人有多少。心中涌起强烈的忌惮,刘珝冷声道“大国储位,付于一黄口小儿,只因什么嫡长制有利于帝位传承,国家安定,简直笑话!”

    刘珝这是心里有些失衡了,从小到大,在几兄弟间,他刘珝是人望最高的。不止是兰妧受宠,兰氏等族的支持,还有他本是就是聪明无比之人。当年就有人言,“珝王子最类大王”。

    但今日,刘珝方觉察,那刘瑞尚未及冠封王,就有这诸多的朝臣支持,这其中,可不止汉臣,还有一些汉化极深的胡臣。

    此前,刘珝相比于刘珩与刘琤,多的就是母族兰氏为首的胡系贵族的支持。在刘渊的汉化大潮下,兰氏是少见的越发强盛的氏族,其影响力不是盖的。

    至于刘珩与刘琤,刘琤不必说了。刘珩这边,却也寥寥无几,妫媶当年以其美貌被一小族献给和连的,母族这边给不了刘珩多少支持,这也是刘珩之前卖命地在军中努力,甘陷死地的原因。

    自感大占优势的刘珝,后来也慢慢地意识到了,仅靠那些胡系老族,已经不足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汉臣在大夏军政之中涌现,汉系力量在大夏的比重是越来越高了。而这支力量,天然地就与刘瑞亲近。这让刘珝感到了极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