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面军中路集群的司令员崔可夫亲眼目睹了红旗被插上楼顶的一幕,他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对身旁的第4军军长若卢杰夫少将(原来第205师的师长)说:“第205师果然是英雄的部队!第205师的战士们在华沙森林用鲜血和生命替红军打开了通往白色波兰心脏的道路,现在又是第205师的战士们将红旗插在了维斯瓦河东岸的至高点上。

    现在已经有半座华沙城回到人民的手中了!”

    华沙虽然被维斯瓦河隔成了东西两部分,但并不是“平分”的,维斯瓦河西面才是主城区,东面不过是一小部分城区。而且,华沙东城(指维斯瓦河以东)还是有几个重要据点在德军手中,如“威廉国王火车站”、“华沙近卫军兵营”和“华沙步兵学校”等三处靠近维斯瓦河的重要据点中,目前还有超过2万名德军在坚守。

    不过第205师刚刚打下来的大楼还是很有价值的!

    因为拿下这栋大楼后,华沙西城区和莱吉奥诺沃之间的铁路交通就被切断了。而且红军的炮兵观察员只要在这栋大楼的楼顶上建立观察哨,就能引导炮火封锁华沙市区内维斯瓦河上所有的桥梁。

    在这些桥梁被封锁后,德军想要反攻维斯瓦河以东的市区就有些困难了。而红军的中路集群也就能抽调兵力配合北路集群向莱吉奥诺沃发起夹击。

    “若卢杰夫同志,铁路公司大楼是个关键支撑点,一定要守住。”崔可夫接着又叮咛道,“第4军在未来的5-10天内一定要守住维斯瓦河沿岸,封锁住火车站、近卫军兵营和步兵学校等三个据点,以配合中路主力和北路集群对莱吉奥诺沃的夹击。”

    若卢杰夫少将不敢怠慢,连忙行了个军礼,回答道:“司令员同志请放心,工农红军第4军坚决完成任务!”

    ……

    “崔可夫同志真是好样的!现在华沙战役第一阶段的任务算是圆满完成了。”

    巴甫洛夫一手拿着崔可夫发来的告捷电报,一手摸着自己的大光头,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现在华沙战役集群中路和南路进展非常顺利,南路已经沿着维斯瓦河攻入了华沙西区,中路则在近20天的奋战后夺取了大部分的华沙东区。而北路的进展看似迟缓,但那实际上是巴甫洛夫故意为之的。

    因为北路的关键点莱吉奥诺沃正好位于纳雷夫河、弗克拉河、维斯瓦河等三条重要河流的汇合处,而且还有多条铁路和公路在此地交汇。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只要莱吉奥诺沃在德军手中,苏军就很难从北路迂回到华沙城背后形成包围——也不是绝对不能迂回,而是迂回部队自己的后路会一直处于莱吉奥诺沃的威胁下。

    所以巴甫洛夫的计划就是先拿下莱吉奥诺沃,然后沿着维斯瓦河北岸(东岸)向西推进,寻找适合的地点渡河,插入华沙城的背后。

    “司令员同志,现在就看北路的诱敌计划会不会成功了。”西方面军军事委员波诺马连科正抱着胳膊站在军事地图前面,仿佛真的能看懂一样。听见巴甫洛夫口气轻松,也应景似的插了一句。

    “一定会成功的,德军统帅一定会被莱吉奥诺沃-沃沃明战役的胜利所鼓舞,认为他们的装甲部队实力远超过我们的。”

    巴甫洛夫笑着说:“他们根本不会想到我们的反应那么迅速,仅仅在莱吉奥诺沃-沃沃明战役后的二十多天里面,已经生产出了许多装备57mm坦克炮的T-34坦克了。”

    T-34/57实际上不是一种新坦克,在1941年就已经被设计出来了,而且还通过了测试。只是因为那门从ZIS-2型反坦克炮改装而来的坦克炮寿命太短,而没有量产T-34/57。

    “是的,德国人一定不会想到我们苏联工人阶级的力量和智慧。”波诺马连科说,“他们一定会上当受骗的。”

    巴甫洛夫对此也信心十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