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耶夫的命令和带头作用下,战壕内的哈萨克战士们也都纷纷举着燃烧瓶、手榴弹或波波沙冲锋枪发起冲击。带火的燃烧瓶或是拖着个“尾巴”(就是那种用弹簧弹出来的帆布稳定伞)的RPG-43反坦克手榴弹接二连三地飞向德军坦克和突击炮。瞬间又将几辆4号和灰熊打成了火球。

    不过还是有不少德军坦克顺利发射了无坚不摧的脱壳穿甲弹,一辆正在转移的SU-57被当场打爆,而三门ZIS-3加农炮则被全部摧毁。

    同时,所有的4号坦克和灰熊突击炮上的机枪都哒哒哒地嘶吼着,将冲出战壕的苏军纷纷打死。

    随同坦克和突击炮冲锋的德军步兵也跟了上了,用火力强大的Mkb-42卡宾枪打出一串串火舌。很快就把季耶夫和他的同志们又压回了堑壕。

    不过季耶夫并没有下令后撤,而是再一次喊出了:“俄罗斯虽大,但已无处可退:背后就是莫斯科!”的口号。

    激烈的战斗,随即就在季耶夫集群坚守的战壕内展开了。手榴弹和燃烧瓶从战壕的各个角落中飞出,“红色铁拳”的弹头也不时拖着烟火飞向德军的钢铁战车,甚至还有一些最忠诚的GC主义战士抱着集束手榴弹藏在战壕里,等待德军坦克碾压而过时拉响手榴弹,与德军坦克同归于尽!

    然而双方的实力差距是非常悬殊的,德军一边损失的主要是车辆,车内的人员都未必会全部阵亡(车辆也大多可以修复),而红军一边却是实打实的人员牺牲。随着红军战士们纷纷倒在了德军的炮口和枪口之下,他们已经无法阻止德军坦克和步兵突破他们的第一和第二条战壕。

    而随即展开的步兵近战,又对苏军极为不利。因为大部分的德军步兵都装备了威力强大的Mkb42卡宾枪,这是一种发射中间弹的自动火枪,类似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AK-47。而苏军的步兵却还在使用莫辛-纳甘步枪和波波沙冲锋枪。

    当战斗进行到4月23日接近中午的时候,季耶夫大尉指挥的部队只剩下了最后28人,并且被挤压到了防线边缘的一片树林之中。在拒绝了叛徒(跟随德军作战的白军人员)的劝降之后,这28位GC主义战士进行了最后的抵抗,并且在当天下午全部壮烈牺牲!

    而在4月23日当日,同样惨烈的战斗在近卫第8步兵师坚守的五一镇周围不断发生着。来自步兵1076团的连长费尔斯托夫中尉指挥和来自1077团的政治副营长巴甫洛夫大尉,也在当天的血战中和季耶夫一样,带领着数百名来自哈萨克的GC主义勇士履行了对红旗的誓言,在五一镇外围的战斗中全部壮烈牺牲!

    季耶夫、费尔斯托夫、巴甫洛夫等苏联英雄(三人在不久之后都被追授苏联英雄)的壮烈牺牲,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他们的英勇奋战,让负责进攻的德国国防军装甲掷弹兵第8师和第9师在一个白天的战斗中就损失122台装甲车辆,其中完全毁损38台,伤亡和失踪的官兵人数更是高达1500余人!

    当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和总参谋部得到两个掷弹兵师报告的伤亡损失数字时,都是大吃了一惊——虽然德军在对五一镇的进攻中“放了水”,但是这样的损失还是完全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不过在4月23日当晚感到吃惊并不只有德国人,苏联红军统帅部同样感到吃惊。

    他们不是因为自己的红军战士所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而吃惊,他们是因为德国空军在4月22日和23日两天的狂轰滥炸而吃惊的。

    苏联红军当然不是没有被德国飞机炸过,实际上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以来,德国人的飞机已经往苏联人民头上丢了不计其数的炸弹,早就把苏联人炸习惯了。

    但是这一次德国空军对加里宁-特维尔战场和莫斯科州北部地区的轰炸力度却让斯大林、朱可夫、巴甫洛夫等人大吃了一惊。

    从4月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