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在他流露出想和德国妥协的想法后,立即被整个塞尔维亚民族视为敌人。而愤怒的塞尔维亚人甚至无视了德国和意大利在地中海战场上取得的重大胜利,在2月24日、25日两天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德游行。摄政亲王保罗的统治土崩瓦解,保罗亲王本人逃亡去了德国,而提前亲政的不满18岁的国王彼得二世则任命了主张抵抗德国和匈牙利入侵(在保罗亲王的不抵抗路线下,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先后脱离了南斯拉夫,前者和匈牙利组成了联邦,后者成为了德国的共君同盟国)的空军上将杜尚.西莫维奇为首相。

    “但是首相,”艾登皱着眉头对丘吉尔说,“我们现在无法向南斯拉夫提供任何帮助,如果德国人决心入侵,这个国家会在几天到几个星期内沦陷。”

    丘吉尔耸耸肩,说:“那没有什么,我们会在未来解放南斯拉夫的……而塞尔维亚人现在的斗争,会为我们赢得宝贵的时间!德国人为了入侵南斯拉夫,将不得不放慢入侵中东和占领希腊的步伐。”

    英国首相看了帝国总参谋长迪尔爵士一眼,“必须好好利用这个喘息之机!毁掉伊拉克和伊朗的油田,尽可能的从克里特岛和图卜鲁克撤出一些军队。”

    毁掉油田对英国而言没有多大难度,毕竟伊拉克和伊朗的油田都是由英国公司负责开采的。不过能毁坏的只是油田的机器设备,油田本身是毁不掉的。而且在波斯湾那里还有很多已经勘探出来但是没有开采的油田(沙特和科威特的油田在二战前就有发现了),德国人只要运去采油设备就能很快恢复生产。

    因此毁油田对打击德国的军事力量的用处不是很大,相比之下还是从克里特岛和图卜鲁克多撤出一些军队比较有意义。

    不过要从被意大利军队包围的图卜鲁克和地中海上的克里特岛撤出军队却非常困难。因为英国地中海舰队的主力已经撤退,现在还留在地中海的只有少量驱逐舰。它们只能在夜间悄悄溜进图卜鲁克和克里特岛的港口,多少撤出一些人员。

    而塞尔维亚人头脑发热的反德行为,倒是可以为英国零敲碎打的撤退行动多争取几天时间——至少在隆美尔的非洲军和从巴尔干南下的德军会师中东前,撤退还能继续。

    “首相,”迪尔爵士看上去非常忧虑,他对丘吉尔说,“德国人的装甲部队在昨天晚上就抵达了梅塞马特鲁港。估计他们会在得到海上的补给后进攻我们设在阿拉曼的防线……”

    隆美尔的指挥的军队在25日就击败了英国第8集团军,将后者包围在了图卜鲁克。不过他并没有让德军去执行包围任务,而是让意大利人去负责围困,自己则率领德国非洲军狂飙猛进,在27日夜晚就抵达了梅塞马特鲁港,和德国的第7空降师和意大利的第185闪电师会师。而梅塞马特鲁港则在26日被第7空降师占领了。因此隆美尔的装甲部队现在能通过这个港口得到一些汽油和弹药补给。

    “阿拉曼……”丘吉尔咬了咬口中的雪茄烟,“能守多久?”

    “几天,或者几个小时。”总参谋长迪尔上将说,“韦维尔上将建议放弃阿拉曼和亚历山大港,然后退守苏伊士运河一线。”

    苏伊士运河有300多米宽,而且运河上还有十来艘老掉牙的炮舰,防守起来比较容易。不过也守不了太久,不过是拖延时间罢了。

    “好吧,那就放弃阿拉曼和亚历山大吧,”丘吉尔很快做出了决定,他有些不甘地吐了口烟,“我们现在就是苦撑待变。告诉韦维尔上将,尽可能的拖延时间吧。”

    他顿了顿,又说:“对了,第7装甲师要从中东撤退,撤到印度去。”

    “撤往印度?”迪尔爵士一愣,看着丘吉尔,“首相,有人要进攻印度吗?”

    “有!”丘吉尔很肯定地点点头,“可能是日本!所以我们需要在那里摆个装甲师,我们不能失去印度。”

    “日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