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我们现在能够摧毁丘吉尔要塞的大炮了?”斯图登特皱着眉头又问了一句。“好像我们还不知道它们的具体位置吧?”

    这个问题不归他管,但他还是非常了解的,因为在制定“哥伦布行动”计划的时候,如何破坏“丘吉尔海军要塞”的问题一直都是研究的重点。甚至还考虑过使用空降兵突袭去占领要塞,但是最后还是因为要塞的防守过于严密而放弃而改用遥控制导飞弹去摧毁要塞的装甲炮塔。

    不过使用遥控制导飞弹去摧毁要塞的装甲炮塔并不容易。因为美国人早就吃够导弹的苦头,自然有了防备,对炮塔和炮台(安放240mm和203mm重炮的炮台)进行了大量的伪装工作,使之难以被发现。

    另外,德国海军还预计美国人会用烟雾弹掩护炮塔和炮台,使遥控制导飞弹无法准确进行打击。

    而且,由于美国人(英国人)的保密工作到位,德军直到现在都不知道丘吉尔要塞中到底有几座装甲炮塔和钢筋混凝土炮台,更不知道有多少门406mm大炮。

    而在“哥伦布行动”的第一天作战中,丘吉尔要塞的火炮也没有开过一炮。

    “能!”雷德尔海军元帅点点头,“我们有办法让它们暴露的!”

    “什么办法?”斯图登特又问。

    雷德尔说:“用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为诱饵,引诱美国人的大炮开火……我想,它们是美国人无法拒绝的诱饵!”

    “两艘俾斯麦级?”

    斯图登特显然吃了一惊,虽然战列舰现在已经失去了海上霸王的地位,但是一次拿出2艘俾斯麦级去“喂”美国人的大炮还是太“慷慨”了一点。

    “就是2艘俾斯麦级,”赫斯曼说,“它们会在纽芬兰岛时间接近康塞普申湾。如果行动顺利,这2艘超级战列舰就会在康塞普申湾西岸停泊,用上面的大口径火炮支援地面上的国防军伞兵。”

    选用俾斯麦级战列舰充当“诱饵”和“浮动炮台”不仅是因为它们足够有吸引力,还因为俾斯麦级的水下防护非常不错,可以承受一定数量的水雷和鱼雷攻击——根据情报,美国和英国在康塞普申湾布下了不少磁性水雷,还摆了一下PT鱼雷艇。

    这对入侵的大型水面舰艇而言,都是不小的威胁。

    “报告!”这时一个总参谋部的参谋快步走了进来,行了个抬手礼,“潜艇司令部报告,执行警戒任务的21型U艇在纽约东南150海里附近水域发现了庞大的美国舰队!”

    赫斯曼和雷德尔还有凯塞林互相看了看,赫斯曼说:“它们来了!”

    雷德尔点点头:“肯定是美国海军在大西洋上的主力,应该包括大批舰队航母和舰载机。”

    赫斯曼看着凯塞林问:“能打吗?”

    “还是有点远,”凯塞林从参谋手中接过一张电报抄件看了一眼,“那个位置距离亚速尔群岛超过3600公里,Me264根本够不着……除非用单程轰炸的战术,让飞行员在完成任务后驾驶飞机去纽芬兰岛上空跳伞或降落。”

    理论上,没有德军在纽芬兰岛的控制区,德军也能利用Me264进行单程轰炸。不过那样做就得让飞行员跳海了,从海里面捞人可比在德军控制的康塞普申湾西岸陆地上搜索跳伞的飞行员困难太多了。搞不好就把大批的飞行员变成了“一次性用品”了。

    所以在“哥伦布行动”开始前,利用单程轰炸攻击美国东海岸的战术只是理论上的——美国东海岸可不是没有防空,如果是几架飞机小编队突防,被击落的可能性极大。而投入大量的飞机打单程,很可能会损失大量的飞行员,根本承受不起。

    而现在,在纽芬兰岛上有了一片陆地可以供飞行员落脚,单程轰炸才成为真正可以实行的战术。

    “海军呢?”赫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