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罗斯福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那里是中立区吗?”

    “不,是欧洲共同体的领土!”肯尼迪非常肯定的回答。“在英国本土倒向德国之前,德国曾经支持日本进军澳大利亚,但是之后德国的立场就迅转变,将维护欧洲在东方的领土视为自己的责任了。”

    “那不是什么责任,是霸权和利益!”霍普金斯插话道,“拿下英国之前,德国只是着眼欧洲,而在英国屈服后,德国就想要统治世界了。现在德国不仅要统一欧洲,而且还想继承大英帝国在全球的霸权。”

    “是这样的吗?”罗斯福问肯尼迪。

    “我想……我想是的。”肯尼迪回答。

    “那么日本在德国统治的世界中将拥有什么样的地位?”罗斯福问。

    “日本必须服从,”肯尼迪说。“也许像之前他们服从英国的支配一样,也许德国会是比英国更能伺候的主子。”

    身在欧洲外交活动中心的肯尼迪,当然可以感受到日德关系在1943年后的变化。从赫斯曼提出的欧版《租借法案》附加条款开始,德国就试图支配日本,而不是将日本当成一个平等的伙伴了。

    与此同时,在英国正式成为欧共体成员后,德国在澳洲问题上的立场也生了倒退,收回了《开罗宣言》中允许日本染指新西兰的立场,而且也没有迫使伦敦政府在日本提出的《和平条约》上签字。

    也就是说,从法律角度而言,日本和英国(伦敦)目前依旧处于战争状态!

    而在奥丽加回到彼得格勒并且表明了俄罗斯融入欧洲的立场后,日德关系就进一步趋于冷淡。

    很明显,在有望取得俄罗斯的东方领土和英国的澳洲殖民地后,德国领导的欧洲共同体将不再是一个欧洲国家,而将会一跃成为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强大的世界帝国。

    日本只能成为这个世界帝国的附庸而不是可以分庭抗礼的伙伴。

    罗斯福冷笑了一声,又问道:“如果我们以退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条件,换取日本从夏威夷群岛撤兵,并且达成日美和平。德国会怎么看待?”

    “什么?总统先生,您要和日本讲和?”肯尼迪被罗斯福的话吓了一跳。

    现在美国的主流民意对日本恨之入骨,同德国议和的问题是可以公开讨论的——反正也打不过,但是同日本讲和几乎是禁忌,罗斯福要这么做就是政治上的自杀。

    “约瑟夫,我是问德国会如何看待美日和平和美国撤出澳洲这两个问题。”罗斯福加重语气问。

    “德国……德国会反对。”肯尼迪说,“德国会坚决反对日本单独媾和,同时会宣布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主权属于欧洲共同体。”

    “如果日本在我们退出澳大利亚后进攻那里呢?”罗斯福笑着问。

    “日本不敢。”肯尼迪摇摇头。

    “为什么?”

    “因为德国会以战争相威胁!”

    “会吗?”罗斯福挑了下眉毛,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肯定啊,”肯尼迪说,“7oo多万平方公里的富饶土地呢,欧洲人怎么可能让给日本?这完全不可能。而且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白人也不会接受日本的统治……他们宁愿说德语也不会去说日本话的。”

    欧洲共同体要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纳入旗下是非常容易的,那里本来就是英国的自治领,一旦美国撤出,那么澳新两国在安全上就得依赖欧洲,否则那里早晚落入日本之手。

    而要澳新白人在德国和日本之间选边,他们当然拥护德国了!

    罗斯福仰着脖子大笑起来,说:“我们也一样,我们也可以把德语作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语言。实际上在美国人的血管中流淌着大量的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