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的半条命,可是琅琊阁主既然说了需要此刀,他再不舍,也只能献了出来,只是提前便与琅琊阁主说好,万一此刀受损,那他一定会取了琅琊阁主的人头。

    便是如今,他与东皇道主两个,也一直在这里坐镇。

    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因为信不过琅琊阁主,要在这里监视之意。

    除了那四宝之外,剩下的几件,便是诸如易楼对黑暗魔息的推衍道典,还有魔边那一方三千年前开始便盛产无数灵药宝药的种子之类了,尽是些与黑暗魔息有关之物!

    “黑暗魔息,邪异至极,也神妙至极!”

    琅琊阁主在做了数日的准备之后,这才第一次与各方汇聚而来的能人异士讲道,也是在向他们阐述自己的理念:“此息对于天元,自然遗害无穷,但若是换一个角度,或是换在魔物的角度,便可以发现此息之妙,它可以无中生有,使得死物复生,它可以逆转造化,滋生灵药,它可以滚滚不绝,加持修为……从这看来,它简直便是修行中人的终极之息!”

    听着琅琊阁主的话,众修行中人皆面面相觑。

    自从神族降临之后,也带来了很多关于魔息的传说……

    比如,魔息本就是由鸿蒙道气逆转而来,那鸿蒙道气,便是传说中的仙气!

    如此想来,琅琊阁主说的话,当然是有道理的……

    可是,怎么越是听着,越让人感觉心里发寒?

    这老头,不会还想着要让世人转生吧?

    “穷极造化,其蕴如道,便是黑暗魔息!”

    琅琊阁主白悠然却不理会别人说些什么,只是自顾自的说着,似乎心里也有无尽感慨,沉默了片刻之后,他才又笑着摇了摇头,道:“若非要说,那么这世间还有一物与魔息相近,其理似,其神似,其变化亦如同一般,一样的变化无穷,一样的包罗万象,你们知是什么?”

    下方听着他说话的众修,尽皆呆住了,眼神多少都有些古怪。

    琅琊阁主也不卖关子,只是轻轻一笑,道:“老夫一心想要走上父亲的老路,三千年时间,心志不改,为了这一条路,不知消耗了多少心血,也不知做了多少准备,本如大江前涌,其热难阻,但偏偏在最后一刻,忽然乱了道心,念及先生教诲,三千年心血付诸东流……”

    他说到这里,沉默了一会,嘿声一笑,道:“那时起,我便想到了这个问题了!”

    众修里,自然不乏聪明智慧之人,已有人想到了什么。

    不只是他们,就算是在左右坐镇的东皇道主与至尊邪皇,也皆想到了一个答案。

    他们对视了一眼,眼神都有些凝重。

    “世间惟一可与魔息相较者……”

    琅琊阁主声音显得平静,轻轻指向了自己的心窝,慢慢道:“惟有人心!”

    场间一片默然。

    纵然有无数人猜到了这个问题,但在这时候,也都没有急着回答。

    这个问题太空,太大,反倒让人无从说起!

    “黑暗魔息的来历,谁也说不清楚,但老夫倒觉得,多半也与人心相关,人心恒变,因而魔息恒变,人心可以参悟大道,因而魔息玄妙近道,所以参人心,便是参魔息……”

    他说着话时,手里已经多了一卷经文,封皮已然破旧,正是一本在天元随处可见的古书《道元真解》,望着这卷经文,他的眼神也显得有些悠长,道:“先生曾与我说过,让我多读此卷,我读了三千年,却一直不解其意,倒是在前几天,我忽然领悟了很多道理!”

    “若想化解魔息,那是离不开此书的道理的!”

    听着琅琊阁主的话,场间众修,人人凝眉,脸色古怪。

    《道元真解》自然有其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