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伊尼戈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新居所,久久不愿挪开目光。

    房屋是用石头砌造的,这在河间地区相当奢侈,因为本地缺乏足够的劳动力,这些打磨好的制式石材需从外地进口,价值不菲。伊尼戈的房子所用石材便是从乌江东岸的朱老爷经营的石料场进口的,其中颇多大理石,可以看出伊尼戈雄厚的财力以及在建造房屋时不惜血本的态度。

    这座房子有两层楼高,二层有一个阳台,伊尼戈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站在阳台上看着浩荡奔涌的巴拉那河,以及楼下街道上那匆匆忙忙的行人。他觉得这比在南尼德兰、德意志打打杀杀有意思多了,安逸的生活似乎已经逐渐消磨了他的斗志,他甚至都已经记不起上一次拿起刺剑是什么时候了,大概有几个月了吧?

    阳台上摆放着一些水壶以及诸如芸香、艾菊等花盆,别墅周围的空地上还种着一些植物或花朵,尤其是从西班牙带来的西番莲,许是非常适应气候的缘故,已经爬上了二楼的窗户。这都是女主人的杰作,一个居住在河间地区的穷苦克罗地亚移民的女儿,当然她现在已经是东岸人了,在河间交割之前,她与她的丈夫伊尼戈一起选择了东岸国籍,现在已经正式与西班牙王国脱离了关系。

    房间很高,起码有三米多,粗粗用石灰粉刷过,但却缺乏诸如挂毯、壁画等装饰物,当然他们也装饰不起,因此墙上只挂了一些水平一般的风景画,显是那帮来到东岸讨生活的荷兰圣路克行会的画家们粗制滥造的批量制品。这么多画中唯一下了点本钱的,大概就是其本人和养父阿拉特里斯特上尉的肖像画了,因为是定制画,所以价格不菲,但看起来还算值得。

    楼梯和屋顶是用砖瓦建造的,楼梯上铺着草席,椽、石板、屋顶的瓦片都裸露在外,看起来是有些损害房屋美观的,但胜在实用,而且伊尼戈也没多余的钱用来装修了。屋顶有一个尖塔形的小阁楼,这大概是整座别墅中唯一一个带有西班牙元素的部分了吧,阁楼里的视野不错,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而且,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因为伊尼戈家的阁楼是清苑镇这个新设没多久的城镇内最高的建筑,且面临大河,因此被镇里面的官员强制插了一杆东岸国旗在这,非常醒目。

    清苑镇是执委会特批设立的清苑县的县治,该县下辖清苑镇、永福乡、大历乡(位于后世诺哥亚小城附近)、永利乡(位于后世Aranguren小镇附近)四个定居点,是全国第68个县级行政单位。该县人口不多、经济凋敝、百废待兴,按理是不够资格立县的,但借着河间地区交割的东风,国家开拓总局决心加大对这边的投资,以将这里建设成东岸的大粮仓、鱼米之乡,因此一口气设了好几个县,保塞县是这种情况,清苑县也是。

    当然了,在清苑县以北,东岸人还设立了威戎县,将触角直抵西班牙人在拉普拉塔地区的枢纽重镇圣菲城。威戎县下辖嘉城镇(位于后世的巴拉那城附近)、威戎乡、同昌乡(位于后世克雷斯波小镇附近)、交川乡(位于后世Viale小镇附近)四个定居点,县治在嘉城镇,人口、经济一如清苑县,甚至可能还稍有不如,完全是借着此次东风勉强成立起来的,算是全国第69个县级行政单位,不过水分很大就是了。

    而在三角洲副区的另一侧,即乌江西岸一带,这次国家开拓总局同样新设立了一些定居点,计有仪真乡(位于后世Urdinarrain小镇附近)、红庙乡(位于后世GobernadorMansilla小镇附近)、青门乡(位于后世罗萨里奥·德尔塔拉城附近)、白沙乡(位于后世埃雷拉小镇附近)、归湖乡(位于后世比亚瓜伊城附近),共五个定居点,预计将首批安置超过八千名二代国民、转正非国民和新移民,未来也会依照区域划分设立一些县级行政单位,以加速这片肥沃的河口三角洲副区的开发力度,尽早使其成为东岸人的鱼米之乡。

    从以上这些定居点的密集设立就可以看出,执委会大概是动真格地要开发河间这片新到手的土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