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还是二战后那批人,那些普通白人支持里根对抗。

    所以对民众实话实说就是最大的尊重,国家有困难就直说,别用那些理论包装完了再说,直接告诉民众我国自然条件不行,无法从农业上超越美国。这不是国家不努力,先说困难在吧粮食产量提升去,后者可以证明国家仍然非常努力的自给自足,这就很好。

    说一下简单的话,远远比长篇大论有用,所以人们还能想起来赫鲁晓夫说过什么,相反对勃列日涅夫那些念过的稿子没什么印象。不过苏联非常缺少能够演讲的领导人,苏联的历代领导人都是懂笔杆子的,列宁和斯大林都是文章写得天衣无缝,哪怕演讲水平并不低,也被他们的著作掩盖住了。

    “文化部方面,马上重新出版斯大林全集,斯大林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领导人,没有之一!对这么重要的领导人采取回避态度是不行的,我们已经回避了三十年,不能再继续回避下去了!”谢洛夫看着利加乔夫低声道,“我就敢说,大清洗是绝对正确的。死七十万阶级敌人,换来一点五亿无产者更像是一个人活着,没问题。”

    “总书记,就算确实是这样,以你的身份也不能说出来。”利加乔夫不得不提醒一下总书记,不要把这种话公开宣称,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份。

    “他一个人塑造了苏联,绝大多数人都是受益者,却不断的往领袖身上泼脏水?所有决策失误的那部分都推给斯大林总书记自己?你不觉得太不公平么?更何况斯大林总书记的功绩远远比一些失误大得多。”谢洛夫不为所动的继续道,“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是我们的一个主要工作,至于赫鲁晓夫第一书记的问题,同样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

    要是谢洛夫学习每一代苏联共产党总书记,上台之后先把前任踩得一文不值,现在勃列日涅夫名声早就臭大街了。就一个干部终身制,就能让几乎苏联全体民众感受到不公平。

    他只能承认历代总书记都有自己的功绩,赫鲁晓夫虽然搞砸了很多事,但当时苏联的经济增长非常可以,人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住房。虽然只是五十平方米的筒子楼,这也不错了,五十年代有筒子楼住还想怎么样。谢洛夫上辈子上小学之前还住草房呢,那都九十年代了。

    斯大林全集的出版还需要一段时间,回到莫斯科的总书记已经准备从地方加盟共和国夺权了,建立中央直辖的城市,有很多好处,尤其是对于苏联这种国家。单独归属中央的直辖市就多出来了十几个中央委员的位置,干部阶层很满意。

    直属中央的城市的荣誉感可以让普通市民满意,从地方加盟共和国夺回了控制权,防止地方干部做大,可以巩固苏联中央的权威,这让克里姆林宫的巨头们满意。

    “中亚第一大城市塔什干必须要在直属中央的规划之内,乌兹别克首都换成另外一个地方!还有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第一批中央直属城市不能太多,不然就不珍贵了。”谢洛夫趴在桌子上摆弄苏联地图,基辅暂时有自己的亲家坐镇,不需要过多的防备,白俄罗斯也没有问题,再者明斯克太小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苏联大城市。

    苏联的传统大城市,除了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之外,加上还有迅猛发展的苏维埃格勒,还有这么几个,乌克兰首都基辅、乌兹别克首都塔什干、阿塞拜疆首都巴库。

    塔什干是中亚第一大城市,人口最多,远远比阿拉木图被重视。巴库则是高加索第一大城市,两个城市正好是苏联最容易滋生地方势力的两个地方,中亚和高加索。

    把这两个城市剥离,中亚最大的民族乌兹比克就不会成为威胁,同样阿塞拜疆作为跨界民族也有这方面的隐患。搞定了这两个民族,高加索和中亚其他民族不会成为大患。其他民族远远没有这两个民族人口多。

    这会造成城市人和农村人的矛盾,这种矛盾对国家来说只是小意思,地方势力做大才是大患,总书记宁可看着当地城里人和农村人互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