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用俄语对话,因为这批人的身份是白俄,考虑到不是所有人都能熟练的掌握英语作为母语,所以只能为这些人安排还过得去的身份。谢洛夫也没有让这些人在这里一辈子,其实只要能隐藏个几年就行了,到时候再想办法。

    “这里的生活条件平心而论比国内要好上很多,我们来到瑞士学习到了很多东西!”组长的回答也在预料当中,瑞士的环境找遍全世界都没有几个。

    实话归实话,作为一个安全部门的干部,听到这个回答谢洛夫本能的就想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挑选出来这些杰出的数学人才,会不会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这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不然他这个克格勃第一副主席也未免太乐观了。

    对于苏联的教育水准,谢洛夫是相信的,以教育的水准来看,苏联模式下的教育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良心,丰厚的人才储备也是苏联敢于和美国对抗的底气所在。生活在一个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下的人,你就偷着笑吧,虽然竞争非常激烈,但国家绝对不会打着快乐教育的幌子来骗你。

    但就算是人员的教育完全跟得上,也不一定能抵挡西方思想的腐蚀,因为英美推广的那套东西,确实能抓住人性中的某些弱点,苏联现在的东西就像是很多苏联报告中描述的差不多,远景是绝对美好的,眼前的困难也相当严重。怪不得很多地方政府报告上总是有这么一句话,美好的生活不远了……

    “作为这批学员的组长,你要提高警惕,无论这里的生活多么悠闲和美好,苏联都不可能变成瑞士的,我们的国家天然就是一个巨大的目标,不可能有瑞士这种永久中立的环境,再说我们国家还有国际责任,不能抛弃自己的盟国!”谢洛夫给这些人必须打一个预防针,当然到底有用没有用,谁都不知道。后续行动马上就会到来,不能光用嘴巴来教育这些人对西方思想提高警惕。

    “明白,我会注意这方面的事情的!”谢洛夫听见了肯定的答复,但他绝对不会相信。应该从特别调查部里面抽调出来一批人,然后在这些学员不知道的情况下进驻苏黎世,对他们展开监视。

    “盯住美元和黄金,这方面的研究不要中断,同时抓紧时间熟练西方的金融体系,最近几年可以先练练手,在需要的时候总部会给你们强大的支援,强大到你们都不敢相信。”谢洛夫回到这座聚集点之后说道,“眼前你们需要在苏黎世正式进驻下来,所以我会拨给你们一笔资金作为建设总部的经费,总是租房住也不好。”

    谢洛夫印象中,第二次美元危机出现在美国和越南的战争期间,其实还是那个问题,美国不陷入越南泥潭,至少短期内苏联是绝对没有机会反超的,幸亏美国本身的内部力量足够贪婪,才有了苏联的可趁之机。

    冷战期间苏联只发动了一次阿富汗战争,而美国发动的战争远远比苏联要多,最后却是苏联首先顶不住,这还是实力上的差距。虽说美国胜利的绝对不轻松,但胜利就是胜利,谁让苏联首先出一个戈地图呢。

    “还有就是总部准备了一个计划,在你们略有发展的时候会拿出来,也就是你们在苏黎世正式站稳脚跟之后,同时开展的工作就是成立一家世界级别的保安公司,当然了,说直接一点,就是让你们组织一群雇佣军,至于兵源方面这是最不用担心的问题,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什么都缺乏,相比较之下最不缺乏的就是会打仗的军人。”谢洛夫歪着脑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到时候在苏黎世的集团将集合金融与安保方面的工作,如果你们以后再有新的计划,也可以加里面!”

    渗透作战总是克格勃亲自指挥也不是长久之计,克格勃的苏联色彩太浓烈了,有些时候束手束脚,受到了限制。这点私营集团上面就比较容易开展工作,比克格勃自己动手上的优点在于,不像克格勃背负了很多苏联形象问题上的负担。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苏联的黑水公司,克格勃通过一个私有的平台把手伸到安全工作的领域,这样很好,做安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