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好古道:“不过是个名义,将沿海市舶制置司改成海路发运使也可啊,反正就是这点事情……一个是海路发运,一个是海路经营,再一个是海外商市辖地的经营,最后当然管辖海军了。”

    “海军?”苏辙问,“这是厢兵还是禁军?”

    武好古答道:“既不是厢兵,也不是禁军,应该算新军吧。”

    “那该由安抚使路管辖,岂可由发运使路统辖?”苏辙抚着大胡子道,“而且海外商市辖地是怎么一回事?怎么会有年入100万缗那么多?”

    “是啊,海外荒岛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收入?”

    “三佛齐国怎么肯把那么好的岛屿献给咱们?”

    “沿海市舶制置司的兵马是不是和三佛齐国开战了?”

    在场的宰执们跟着苏辙就抛出一连串的问题。

    这帮人本来以为海外荒岛都是一个铜板都捞不着的穷逼地方,至少不会比之前失陷给西夏的那点土地更好了。

    可是谁也没想到随随便便一个三佛齐海峡一年就能刮到100缗……这还是上交给官家的,下面人私分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100万缗?”武好古一笑,马上引导起了话题,“不会运那么多铜钱回来的。”

    什么?

    假的?

    忽悠人的?

    在场的臣子和官家赵佶同时都是眉头一皱。

    武好古接着又向赵佶奏道:“陛下,铜钱虽好,但却不是国家必须的。对于来日的北伐用处也不是很大。所以臣想让南洋巡检使司在占城、爪哇、真腊筹集米粮运回国内。耗费上百万缗的金银应该可以从占城、爪哇、真腊运回两百万石以上的稻米!”

    啥?200万石稻米!?

    民以食为天啊!

    200万石稻米可比100万缗铜钱有价值多了……不对,200万石稻米本来就比100万缗铜钱贵多了。即便在海州这个靠近粮食产区的商埠,200万石稻米的价值也不会低于200万缗铜钱啊!

    “武崇道,你说的话作数吗?”右相张商英的脑子转得快,已经算清楚了,“你这不等于平白无故从海外运回了200万石稻米?那么多米,能喂饱多少升斗小民啊?”

    儒家官儿嘛,就是这样俗不可耐,一天到晚就把吃饭问题挂嘴边,好像天下间的事情就是吃饭最大了。

    如果能从海外平白无故搞到200万石稻米,至少能喂饱几十万人……好像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怎么是平白无故?武好古心道:他苏辙不知道也就算了,你张商英是纪忆的后台,难道还不知道这厮在三佛齐干了多少坏事吗?不仅打垮了蒲家水师,从三佛齐国手中抢下了“新加坡”,还发兵攻陷了卡着克拉克海峡的迦陀诃国,还恶狠狠的洗劫了一遍,把周围的大国小邦都吓死了。

    真不知道纪忆是相信光明神的还是相信黑暗神的?

    “张相公,”武好古当然不能和张商英说心里话了,“200万石稻米其实不算什么……只是海船的数量有限,要不然上千万石也能运回来的。”

    “上千万石!?”赵佶乐了,“武卿,你这可是吹牛了,上千万石得多少钱啊?沿海市舶制置司上哪儿搞那么多钱啊?即便占城、爪哇、真腊等地粮价便宜,没有个三四百万也买不到一千万石米粮吧?”

    什么?买?买什么啊?

    赵佶该不会以为沿海市舶制置司准备向占城、爪哇、真腊买粮食吧?

    有没有搞错,万恶的帝国主义殖民强盗向饱受压迫的亚非拉人民要点粮食还用给钱?殖民强盗好意思给,亚非拉人民也不好意思拿啊!

    那100万缗是付给船东的运费!稻米是不要钱的,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