勔,而是米芾和武诚之。他们俩在搜罗珍巧器物、奇花异石和名木佳果上的本事,可比朱勔强太多了。特别是米芾可是《画史》、《书史》、《砚史》等收藏品鉴类著作的作者,还是赝品界的一代宗师,而且他还是收集奇形怪石的大行家,在历史上留下了“米芾拜石”的趣闻轶事。

    在他和武诚之的努力下,苏杭一带的文玩珍宝,源源不断的运往开封府,也算是极大丰富了赵佶的个人收藏。不过却没有酿成花石纲之祸,米芾行事毕竟是有分寸的。而且在“开封府土地财政”的支撑下,赵佶比历史上更加丰亨豫大,给苏杭应奉局拨下了每年上百万缗的经费,还给了一年50个青城学宫的入学名额。所以在江南搜罗器物石材的时候,并没有酿成太大的民怨。

    现在米芾一去,苏杭应奉局的肥缺可是能引得不少人垂涎的!

    不过和苏杭应奉局相比,真正让朝中大佬人眼热的还是沿海市舶制置司这个怪物一样的衙门。

    谁不知道,这个衙门其实才是实证学派的基础啊!实证学派掌握的四大学宫中,南、北云台和格致学宫都设在沿海市舶制置司保护下的两大商市之内。而两大商市同时也是也是实证派的经济基础,维持三大学宫的金钱,主要就来源于界河和京东两大商市。

    实证派的军事力量也依赖沿海市舶制置司!实证派控制的骑士学院设在界河商市,同样被实证派牢牢控制的水师学堂则设在京东商市。而沿海市舶制置司下面不仅有一个庞大的总军机房,而且还拥有五岛巡检司、澎湖巡检司和南洋巡检司一共三大巡检司,实际上就是三大舰队!

    另外,沿海市舶制置司这些年还在海外圈地,旗下拥有耽罗岛租界(并不是整个岛屿,只是一个商港加一个大型养马场)、绝影岛租界、澎湖岛巡检司辖地(包括澎湖列岛和台湾)、流求天孙国租界、南洋巡检司辖地(包括南心岛和迦陀诃东部的一小块地皮)、亚齐巡检司辖地和兴东港租界等地。

    虽然都是零零碎碎的地盘,但是沿海市舶制置司对于这些地盘却有绝对的处置权!

    官员的任命,兵力和移民的布署,税赋的收取,乃至同邻近国家的外交,全部都是一笔糊涂账!

    这样的衙门,在大宋一朝的文官看来,简直就是个毒瘤啊,一定得尽快切碎了才行。

    之前已经有不少文官上奏要动沿海市舶制置司了,只是掌握制置司的米友仁是赵佶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心腹之中的心腹。所以赵佶也就对沿海市舶制置司的问题视而不见了——有这么个心腹管着一个财源滚滚的衙门,对赵佶也没坏处啊,他现在的花销可是越来越大了!如果都走太府寺和户部,两府宰执还不得吵翻天?

    不过现在米友仁要丁忧了,沿海市舶制置司这个衙门总可以动一动了!

    就在大臣们各自打着小算盘,想着怎么瓜分了沿海市舶制置司这么个大摊子的时候,高高在上的皇帝又开口了。

    “米芾一去,提举苏杭应奉局公事一职就开缺了。另外沿海市舶制置使米友仁是米芾的长子,应当丁忧,这样沿海市舶制置使也出缺了。提举苏杭应奉局公事不是什么要紧差遣,可以先让武诚之代理一段时日。可沿海市舶制置使却不可长久空置。诸卿可有人选推荐?”

    执掌苏杭应奉局的人选是不必经过两府的,应奉局本就是为皇宫服务的衙门,只要官家看得上,两府也不好多说什么。

    可是沿海市舶制置使是一路帅司,必须经过门下省才能降诏委任。如果赵佶提出的人选得不到两府的认可,门下省又可能会行驶封驳之权。

    “陛下!”苏辙第一个起身上奏,“老臣以为,当务之急不仅是选出新的沿海帅司人选,而且还要厘清沿海帅司的责权。如今的沿海帅司其实是将帅司和漕司合一,既掌握兵马,又控制财赋,实在是有违本朝祖制。”

    张商英也马上附和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