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着去练!这一队、一部的兵权,还是得放下去的。”

    像周云清说的办法,没有包干制是不行的……

    武好古笑道:“道夫,现在不是还有府兵制么?府兵不必恁般精锐,可以靠人多取胜的。”

    “府兵?”童贯只是摇头。

    他可是跟着李宪在军前厮混多年的,见识过西军、保甲、缘边弓箭手(类似于府兵的部队)和折家的军队(也类似于府兵)。当然知道府兵难搞了!

    “道夫,”武好古这时又道,“过不几日就能见着吴延宠了……到时候不妨和他提出派人去高丽观军容。你若不怕艰险风浪,也去亲眼见识高丽国的府兵和女真人如何?”

    所谓的“观军容”就是军事观察团了!看别人怎么打仗,也是积累军事经验的办法。

    武好古准备趁着高丽国和女真大战的机会,派出一个“观军容使团”,看看人家是怎么打仗的。

    “仲南,”武好古回头对骑着一匹兔儿马赶路的苏适说,“你也跟着走一遭吧。”

    苏适现在不当什么太常寺祝了,武好古给他安排了一个界河市舶司监官——监官是主管市舶司下属的分支机构市舶务的官员,不过现在界河市舶司下属没有市舶务,只是预备在海州天涯镇设立一个米粮务。苏适就是这个米粮务名义上的监官,不过武好古不会让他真的去管买粮食的事儿。他想让苏适参与同高丽、日本的外交活动。

    “我也去?”苏适愣了愣,“大郎,我可不懂打仗,也能去观军容?”

    “当然不用你去观军容了,”武好古笑着,“你去花钱!”

    “花钱?花谁的钱?”

    “当然是界河市舶司的钱了……”武好古笑着,“不花掉一点小钱,如何能赚得到大钱?仲南,你会花钱吗?”

    苏适认真地想了想,然后点点头道:“大郎,我可会花钱了,就算有金山银山,也保管能花出去的。”

    武好古笑了起来:“那就辛苦你了。”

    苏适正色道:“不辛苦,不辛苦,为朝廷办事,说甚底幸苦啊!”

    花钱其实很辛苦的!

    特别是对于武好古这种钱多得快闹灾的正人君子而言,整天和各种各样的人应酬,简直就是在燃烧生命。所以他才把苏辙的儿子拉到身边,就是想找个可以帮忙花钱,而且也会花钱,会交际的人才。

    就在武好古花钱花到腻的时候,他的好弟弟武好文却在为没钱发愁。

    武好文当然不是没钱花了,他离开开封府的时候,武好古给了他五千缗,武诚之也给了五千缗,一共一万缗“零花钱”,足够他在京兆府这种地方挥霍了。

    不过他有钱并不等于他领导的蓝田县有钱——蓝田县地处关中平原,距离京兆府城很近,想当年也是个富庶繁华的所在。可是在西贼兴起之后,西北连年交兵,西去的丝绸之路又被切断,整个关中也就不免没落下来了。

    所以当武好文抵达蓝田县城的时候,他见到的是一个相当萧条的没落的城市。

    蓝田的县城其实是很大的,应该是始建于唐朝的,因为县城的格局是唐式的,城墙之内是十二个坊,也各有围墙分隔。不过城墙和围墙都不是砖石的,而是夯土所建,年久失修,非常破旧了。

    在县城的城墙上,武好文发现了多处破口,最大的破口甚至可以容纳马车出入。

    除了城墙破烂,城内的人口也很少。原本的县城大概可以容纳数万人,街道整齐,房舍林立。可是现在,大部分的坊内都空空荡荡,随处可见坍塌的房屋。只有县衙周遭的几个坊内,才有比较多的居民,县城之内的人口大约有几千人,商业萧条,别说晚上,到了下午街道上就没有什么行人了。

    不过整个蓝田县还是有点户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