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差遣。如今天下官多阙少,往往是三四个官争一个位子。新晋的选人,更是必须去吏部左选司缴三代家状,同时还有时间限制,必须在四季的第一个月的十五日以前去吏部左选司登记,才能排得上号。可见一个职司有多难得!

    以上这几人的论功,赵煦都没什么异议,不过在武好古的论功上却提出了异议。

    “武好古画中第一人,又是翰林图画局待诏直长,应该是风雅之人,怎么论功授了个武官?”

    原来蔡京给武好古定了个武资转三官的奖励,授正九品右班殿直,同样没有给职司,所以他还可以继续干翰林院待诏直长。

    这个奖励,可是蔡京收了武好古送的范仲淹的真笔字帖《师鲁帖》后定下的。当然是深思熟虑过的——蔡京虽然是奸臣,但是人家奸在路子上,收了好处,就会把事儿办妥。

    虽然宋朝是文贵武轻,但是真正的“贵”的文官必须是科举出身,如果武好古一辈子考不上进士,那么在文官路子上是走不远的。没有出身的文官,是很难晋升的。即便升上去,也会被士林视为异类,大加排挤,日子不会好过。

    而且蔡攸还把潘孝庵提出的“嫁妹条件”(这事儿在开封府亲贵圈子里不是秘密)告诉了蔡京。在蔡京看来,武好古若是没有一个出身,想要升到京官那得猴年马月了。还是走武官的路子容易升官。宋朝的武官是升官容易,降级也容易。立了功就是七级八级的升也是小意思,犯了错一撸到底也常有的事儿。

    不过武好古一个画谍画、画地图的,不大容易犯下大错——只要有蔡京罩着就行了,所以高升到大使臣没啥困难的。

    至于文贵武轻什么的……蔡京觉得武好古文采不错,完全可以考个进士出来。中了文进士照例就能武换文,大使臣直接就变成京官儿了,多好啊?

    若是考不上进士,那就老老实实做个武官,武好古不会打带兵也没关系,禁军里面有的是不会带兵打仗的武官,也不多他一个。只要他舍得花钱,一样可以步步高升,没准将来还能做个地方官。

    武好古的赏赐既然是蔡京定下的,现在天子的问题,自然要由蔡京来回答了。

    蔡京出班答道:“陛下,武好古虽是风雅之人,但是其所长之谍画乃事关军略,将来难免还要随军而动。因此臣以为,武好古今后应该多多研习武艺兵事,授其武资正是为了激励其习武。”

    赵煦听了这番解释,也觉得有理,便点点头道:“那就先授他一个右班殿直吧,你去和他说,将来若真做不了武官,再让他换文也可。”

    宋朝文官换武官很容易——因为没有什么人要换,反之则很难。在历史上的哲宗一朝,只有很少量的武官转换成了文资!现在赵煦等于开了金口,给了武好古一个武换文的机会!

    “陛下圣明!”

    蔡京脸上闪过一丝喜色。金口是皇上开的,人情却是他蔡学士的。武好古今后若真的中了进士,那必然就是蔡氏忠党中人了……这武好古的文采怎么样不好说,但是理财的本事是很大的,这样的人物如果能收到门下,将来是可以派大用处。

    ……

    黄昏时分,武好古和往常一样,骑着走马和小瓶儿一起走在热闹的街道上,小瓶儿骑着毛驴,手里拿着个羊头签儿,美美的吃着。

    羊头签是一种小零食,就是用猪网油裹着熟羊头肉,里边拌上调味料一通油炸,出锅后外焦里嫩,飘香四溢。

    小瓶儿正是嘴馋的年纪,看到这种好吃的就忍不住要买了吃。而且她现在也有钱了,武好古可不敢亏待她这个“小奴隶”,每个月给她开了十缗的例钱……比开封府劳动人民的“平均工资”高了几倍!

    所以刚才在路上她瞧见有卖羊头签儿的,便掏钱买了几串儿。

    武好古则在偷眼打量这小姑娘,其实她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