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功,他们犯下的罪就能免了,海军还可以派船送他们回老家。”

    “顺风”、“如意”两艘探索船上的桨手都是由罪徒充任的。

    现在东宋各地州府市县的大牢都是空空的,死罪也很少执行,各种坏人和被冤枉的好人都是两个去处,或是流放海外,或是充海军桨手。

    前者一流几千里上万里的,都是蛮荒瘴痢之地,被放到那里开荒的罪徒很容易染病而亡!几年下来,差不多能死上一半到三分之二!

    后者倒是容易存活,就是太苦了。整天关在狭小肮脏的桨手甲板卖苦力气。通常要过上三五年才能重获自由。

    不过海军也不负责送他们回家,一律在南洋各商市释放,自谋生路去吧。

    而如今被押在“顺风”、“如意”两艘探索船上的桨手,大部分都是因为在江南各地反抗清田被捕的。并不都是地主老财,也有一些是被煽动的贫下中农,真是怪可怜的。

    所以提前释放,还可以放回江南,就成了激动人心的重赏了。

    ……

    今年已经十七岁,马上就要年满十八岁的王中孚飞快的攀爬上了“顺风”号的瞭望篮。

    他现在一名东宋水军少年讲武堂的学生,所谓少年讲武堂,其实就类似于周国的骑士小学。目的为讲武堂(军事学院)输送优秀的生源,同时也为军队输送基层的军官、军士。

    王中孚是两年前跟随义父陈遘移居江宁的,陈遘和其弟陈适都是不二主的忠臣(陈遘在周国做官不算二主,因为周国是共和制,没有主子的),当然不能出仕不孝子赵楷。所以就在武好德担任司业的江宁大学堂(又一所千年名校诞生了)觅了儒学博士的教职。

    而王中孚则因为一身好武艺,被陈适的好友武好文推荐去读了水军少年讲武堂。这孩子也真是聪明,虽然没有一点算学、形学、自然学的基础,却很快就补了上去,在学堂里面名列前茅。

    这段时间,他则被分配到水军南洋舰队见习。等到见习完毕,就可以去报考水军讲武堂了。

    而他在南洋舰队见习期间的表现,也将成为讲武堂是否录取的重要依据。

    由于东宋没有科举制度,想要入仕,只有先取得小学或大学的毕业文凭,然后再参加公吏考试或从军。

    所以取得水军少年讲武堂和水军讲武堂的毕业文凭,然后成为一名水军军官,就成了少年王中孚唯一,也是最理想的上升途径了。

    爬上瞭望篮,从一名同袍手中接过望远筒后,王中孚就开始了长达3个时辰的执勤了。

    望远筒中的图像,已经不再是海天颠倒的了,而是变成了大头向上的图像。这可是云台学宫自然学院的光学科多年研究的成果……

    另外,用来制作望远筒镜片的材料也不是天然水晶,而是变成了透明度很高的天津琉璃片——这种琉璃片的良品率很低,大约只有百分之几的产品合格。不过比起天然水晶,还是便宜太多了。所以可以大量生产望远筒装备部队了。

    王中孚循着左前右后的持续,一遍又一遍的观察着波浪起伏的洋面。洋面上什么都没有……只有波涛起伏,还有几只白色的海鸟在盘旋。

    不对!有海鸟!

    在茫茫无边的大洋中是没有海鸟的,只有在岛屿或者大陆沿岸附近才会有海鸟翱翔。

    现在天上有海鸟,那么岛屿还会远吗?

    王中孚有点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睛,然后又将一只眼珠子贴上了望远筒的目镜,仔细看了看。

    没错!就是一群海鸟!

    王中孚收好了望远筒,然后转身敲响了警钟。

    “当当当当……”

    刺耳的钟声传来时,陈江正在位于舰船后艏楼内吃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