础的,西凉那边哪有什么工场手工业?根本没有基础,怎么发展得起来?

    而且西凉国内也出现了层层分封的情况——大周的军事公民,和西宋即将实行的复古,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封建。因为真封建必须有层层分封,而不是由国家直接掌握军事公民。周国和西宋的体制,实际上还是国人兵役的变体,同时又加上比较先进的军事学院。这种军事体系更倾向于近代****,而非古代的封建制度。

    但是在地域辽阔,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西凉,想要建立国人体制几乎是不可能的。连军事学院都很难维持,至少不可能和两宋新周一样,建立起高水准和大规模的军事教育体系。

    而真正适合西凉的,其实就是层层封建。

    西凉本就是又大又穷,章理又特别好战,掌权以来就不停对外扩张,还征服了辽阔的雪域高原。

    如果以统治土地的面积论,西凉可是超过新周、西宋和东宋的。

    可是那么大,又那么穷的国家,根本供养不起相应的官僚队伍,也不可能学大周搞个公民投票的共和国,学东宋搞十数州合众也不行。

    所以章理不得不搞了一个“学区制”来管理他的国家。

    所谓的“学区制”,当然不是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的学区,真正的意思是军区制。因为西凉是以教化团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国家,所以喜欢把军队、政权都包装成学院和学宫。

    而学区制度,就是将军区包装成了学区。具体的做法就是以学区代替州郡,实行军政合一,由实际上是将军的大学士进行全权统治。

    西凉全国分设了河西、伊州、西州、疏勒、于阗、龟兹、焉耆、青唐、羌塘、逻些、古格、麻葛、川边等十三个学区。

    又大肆扩充天理骑士至五万户——大批被章理的军队征服的部落壮士,也在皈依天理后成为了骑士。

    五万户骑士被分别安置在十三个学区,骑士们根据官职高低,分配土地,占有农奴。除了为数不多,从事工商业的自由民之外,整个西凉国的劳动人民,几乎都被纳入了“军区——骑士”体制之中。

    可是凉州教廷只是对河西军区拥有足够的掌控能力,对其余12个军区的控制力,则是逐渐减弱的。

    因此西凉虽然号称有五万铁骑,但是凉州教廷能够集中起来用于对外征伐的骑兵最多也有两万。

    这点人马,连灵州打着都费劲儿,就别提西宋了。

    ……

    高廉带着使命,在一队奚人骑士的护送下,通过混乱的大同府、朔州,渡过黄河进入河套草原,再辗转往西凉而去的时候。

    西凉的统治者,天理子章理正从一艘渡船上下来,然后站在灵州城外的渡口码头上。

    他是为了混乱的东方局势而来到灵州和高尧康会面的。

    陪同他一起前来的,还有整整一万名西凉铁骑!

    不过铁骑并没有渡河,章理只是带着少数护卫过了黄河。

    “天理子,可把您给盼来了!”

    人到中年的高尧康和他已故的父亲高俅长得很像,都是相貌堂堂的男儿。站在那里比章理高了半个头,相当威猛。可是看他脸上焦急的模样以及说话的口气。显然是把章理当成主心骨了。

    “唉,和女真人打了一架,没占到便宜,还耽误了时辰。”章理只是摇头。“东面的情况怎么样?”

    在中原爆发大战的时候,西凉和女真人的金国为了争夺河套灌区又打了一架。

    失去了阿骨打的金国依旧可以调集五万以上的精锐部队,章理只有两万人,根本打不过人家。

    不过取胜后的吴乞买并没有对章理穷追猛打,反而提出了联姻和亲,要把孙女嫁给章理的儿子,还表示愿意皈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